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你想知道的解酒方法,这里都帮你收齐了,赶快收藏!!

  年关将至,饭局一场接一场,每每都少不了酒。酒事一多,意外也频频发生,有人更因误喝假酒而中毒。

  假酒中毒了怎么办?

  不久前,一则相关新闻令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重庆一名男子,在误饮假酒中毒后,抢救的医生拿出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方案:让病人接着喝高度酒,用真酒来解假酒的毒!

  这种方法到底有没有用?且听专家一言!

  假酒中毒,真酒确实可以解

  假酒中毒,真酒确实可以解,但真酒只对主要成分为“甲醇”的假酒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一般所说的假酒,其实主要包括两种:

  一种是以次充好的酒,比如明明是五粮液,但贴了一个茅台酒的标签,这种假酒的主要成分还是乙醇。喝到这种假酒,就不能再喝高度酒解毒了,否则会加重中毒症状。

  另一种,就是用甲醇来代替乙醇的酒,喝下这种假酒,后果非常严重。

  原因是,甲醇进入人体后,会与肝脏中的醇脱氢酶发生作用,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甲醛和甲酸。

  甲酸代谢缓慢,当它不断累积时,轻则引起头痛、恶心、眼睛痛,重则失明、昏迷,甚至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而致死亡。

  之所以让病人喝下高度真酒,是因为乙醇与醇脱氢酶的亲和力更高,大约是甲醇的10倍。这样它会“夺走”更多的醇脱氢酶,也就间接阻止了甲醇与醇脱氢酶发生作用。

  可以说,乙醇就相当于治疗甲醇中毒的一种“特效解毒剂”。

  喝了真酒,也并非高枕无忧

  有这么便捷的解毒方法,那以后喝到假酒了,再喝点高度酒解毒就行啦?这可不行!

  因为甲醇的口感与乙醇相似,非专业人士很难识别自己是甲醇中毒还是乙醇中毒。如果是乙醇中毒,又怎么能再喝高度酒解毒呢?

  即便已确认为甲醇中毒,在喝白酒治疗时,还需要医生随时监测人体内的乙醇浓度。

  因为不同人的乙醇代谢能力不同,要维持足量有效的乙醇浓度很难——

  低了,可能不见效;

  高了,又可能引起乙醇中毒。

  所以,临床极少采用此法来解毒。

  另外,甲醇中毒也并非用了乙醇就好。

  一般还需要清除毒物,用洗胃、导泄等方式将没有吸收的甲醇排出体外。昏迷的病人还要采取血液净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综合治疗措施。

  当怀疑甲醇中毒时,最好还是及时就医,保留空酒瓶和剩余的酒。如果医院检测出来是甲醇中毒,那么这个时候再用点乙醇,也许有一定的作用。

  假如无法及时就医,应首先停止饮酒,尽快催吐,解毒效果比喝高度酒好。

  碰上真酒中毒,又该怎么办?

  当前,由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甲醇中毒的人已经显著减少。急诊最常见到的,反而是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轻度醉酒,一般不需治疗,但家人需小心看护。注意让醉酒者侧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管,导致窒息。此外,还要做好保暖措施。

  而民间流传的各种醒酒偏方,如喝蜂蜜水、浓茶、咖啡,抠喉催吐等,到底有没有用呢?蒋龙元表示,上述方法有些有用,有些无用,有些需慎用。

  >>>蜂蜜水

  专家:蜂蜜水是一款不错的醒酒良方

  一方面,由于酒精在肝脏代谢,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使身体血糖降低。像蜂蜜水、糖水、果汁等含糖较多的物质,可以补充糖分,缓解低血糖症状。

  另一方面,蜂蜜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都缺乏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代谢,减轻头痛症状,并能帮助快速入眠。

  所以,蜂蜜确实是一款不错的醒酒良方。

  使用时,可直接用凉水或温水冲调。

  >>>浓茶

  专家:浓茶醒酒不可取,适量淡茶可以有。

  茶有利尿作用,酒后适量饮些茶水,可以加速酒精排泄,使人较快解除醉酒状态,所以“以茶醒酒”,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但是,浓茶醒酒不可取。

  因为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会先被醇脱氢酶转化成乙醛(有毒物质),再被醛脱氢酶转化成乙酸,随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4小时。

  而浓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进入人体后会较快产生利尿作用。这样,酒精转化为乙醛后,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从而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醛的刺激,影响肾功能。

  因此,酒后不宜多饮浓茶。

  >>>咖啡

  专家:咖啡醒酒,心脏有危。

  饮酒后,人体血液里的乙醇浓度很高,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也特别强烈。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可可和咖啡因,也有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作用。

  酒后饮咖啡,两者兴奋心脏的作用会相互叠加,表面上似乎精神更好了,但其实大大增大了心血管的负担,对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尤为不利。

  因此,酒后不宜饮咖啡。

  >>>抠喉催吐

  专家:一般不建议,紧急情况下可用。

  用手指刺激咽部催吐,可排出部分还没被吸收的酒,某种程度上可减轻酒精的伤害。

  但催吐有风险。呕吐过于剧烈,会导致腹内压增高、贲门撕裂,进而引起消化道出血,并可能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甚至危及生命。

  频繁催吐,还会增加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等疾病的发生率。

  因此,并不建议经常采用催吐的方法来解酒。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当醉酒者情况危急,如出现昏迷、口唇苍白、发紫、四肢冰冷时,应当果断立即送医救治,切勿将希望寄托于这些醒酒偏方上。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