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而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月经期子宫内膜功能层坏死,从而导致功能层血管破裂,并在内膜底部形成血肿。血肿的形成则促进了坏死组织的脱落,坏死的内膜与血液从阴道排出体外,也就会形成月经了。
坏死的子宫内膜并不是整体脱落下来的,而是无组织无纪律自行脱落的,因此个头都很小。
女性朋友们不用担心功能层会越来越薄、甚至变没的问题。简单来说,功能层是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呈现“增生变厚—坏死脱落—修复—增生变厚”,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
“跨省”的子宫内膜——没有户口的定居者
对于子宫内膜是如何“跨省”的,医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种植学说”。
也就是说,一片小小的子宫内膜不按规定路线“撤离”,而是趁经血倒流的机会进入腹腔扎根生长并蔓延开来,形成盆腔内异症,或是流窜到淋巴及静脉入口(要知道最末端的淋巴及静脉都是开放的,不是闭合的),并就此开始在人体内的“旅游”。如果刚好“喜欢”上了鼻腔,那就在鼻腔的粘膜组织里开始它的“蜗居”生涯了。
鼻血是怎么来的?
如果子宫内膜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定居者,对鼻腔也没有什么影响。可是,这片小小的子宫内膜很是固守传统,仍然要随着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
这样一来,就会在定居点上形成小的血肿,但鼻腔内的粘膜组织都比较脆弱,血肿会很容易突破障碍,形成流血事件。而鼻腔粘膜内满布的毛细血管网,会让流血事件变的更加严重。
怎么治疗?生个宝宝吧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药物治疗也可以手术。但小小鼻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还是不用手术了。可是为什么生个宝宝就会好呢?
子宫内膜是受卵巢激素调节的,周期性出血则主要是由雌激素水平升高后的降低导致的。而孕激素的作用则是对抗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作用,抵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并能让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入平稳的分泌期。
因此,药物的治疗方法就是性激素治疗:长期使用(6-12月)孕激素。这其实就是抵制雌激素合成,让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萎缩或是破坏掉它对卵巢激素的忠诚,从而使其不会再有出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