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阮纪正:太极拳与现代发展战略

  中华武术是一项极富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其中包括着整个东方文化发展的基因和奥妙。在当代困扰人类的各种文化冲突、生态危机、人类困境和全球问题面前,探究武术背后的文化奥妙,可以带来许多启迪。本文以太极拳为例,开掘阐发太极拳观念与现代发展战略相通之处,希望能拓宽武术文化研究的路子。其中如有东拉西扯、牵强附会和文不对题之处,亦请诸位同好者不吝指正。

  阮纪正

  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从价值出发点来看,太极拳作为一种人体活动、人体技术和人体文化,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并且是“身心合一”和“知行合一”的。《十三势歌》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它的基本功能,从养生、治病、防身、护体一直到教化、自娱等等,也全都是为着维护个体自身的生命而进行,因而在本质上是种避害全身、保命延年的生命技术。

  我们知道,一切社会实践和文化现象的前提,都是人的生命个体存在。马克思说:“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出发点,是人在自然之中的对生命的感悟。由此我们的古人认定“天地之大德曰生”,因而自身的各种活动,也要体现“上天有好生之德”。为此他们创造出各种养练结合的身体动作和人体锻炼方式,用以延长生命的存活时间和改善生命的存在状态。太极拳便是这种创造的一个优秀成果。

  在这里,作为个体生命健康术和人体潜能开发的太极拳是很有特色的。我们知道,人类生命存在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所以太极拳在处理人体內部的身心关系时,便把心理锻炼跟生理锻炼结合起来,强调“性命双修”和“心主神明”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把锻炼的重点放在人体內部潜力的培植、发掘和心理调控下人体功能的合理优化上面。跟其他一切体育运动相比,太极拳首先是种“意识体操”,从客体方面考察,它用动静开合去组织身体动作,从主体方面考察,它又用形神体用去开发人体功能。诚然,任何人体活动都有动静开合、形神体用等各个方面。但太极拳在这些方面上却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例如,就动静而言,它动以练形、静以养神,松静为本,动中求静;就开合而言,它开合互寓、重内尚合、因应自然、以屈求伸;就形神而言,它形以导气聚气凝神,形神相兼,以神统形,就体用而言,它拳架练体、推手练用,精义入神,体用一如。由此,它还引入古代气功“气聚为生、气散为死,顺则生人,逆则修仙”的观点,坚信“我命在我不在天”,通过“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循序修练,去掌握自身的生命活动。在文化意象上,它則通过行云流水般柔和、圆活、连贯、协调的身体动作符号,去表达宇宙生命那生生不已的大化流行。

  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只着眼于人的生命存活,而西方文化则讲究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这说法看来并不妥当。做为“有生类”生命存活的生理内涵,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完全一样的,但其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则只能是相对于一定社会参照系来说的,我们不能把前后二者对立起来,更不能简单地说生命只有到了西方近代才有质量和意义。至于“文化革命”期间那种对太极拳式“保命哲学”的批判,更属真正的荒谬。事实上,尊重人的生命个体存在是真正的现代意识和现代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在古代的自然经济社会中,“人的依赖关系”掩盖了个体生命的独立意义;而近代以来的商品社会中,人也必须依托于金钱、物质,才能获得相对的独立。过去所有的社会形态,都不把个体生命当作一回事,靠牺牲大量的个体去维持少数人的发展。只有到了未来的社会中,人才能摆脱各种外在束缚而获得自由的发展,个体生命也由此获得真正的尊重。问题并不在于老百姓到底要生命还是要原则,问题在于老百姓的生命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个体生命应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要让人类享有健康,世界享有和平。

  据此笔者以为,:太极拳无论从人体科学还是从人体文化方面,都提出和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它那对个体生命的体验相探求,对解决当代社会精神紧张,身体懒惰和技术异化而形成的各种“现代病’’至少可以,从个体发育的角度提供一条颇有启发的思路。

  二、对客观可能的探究

  人的生命活动,是在处理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展开的。离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动物式的新陈代谢。做为传统社会分化下的一项文化活动和一种文化现象,太极拳又以处理人体外部敌我关系的技击技术形式.展开了对处理主客体关系社会性战略方式的探究。

  跟一切技击技术一样,太极拳解决敌我关系的基本要求是保护自己和制服对手。其外部过程表现为攻守进退,其内部状态呈现为虚实刚柔,其关键环节則是随机就势,寻机造势和得机得势。这是一种“以弱对强”和_“自强用弱”的自卫形态,其基本结构是“阴阳相济”,其功能特征是“以柔克刚”,在一个极为被动的形式中表现了高度主动的内容。这里所说的“阴阳相济”,是指充分利用“一物两体、对练互根、相灭相生、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规律,“物物而不物于物”地坐收“渔人之利”。这里所说的“以柔克刚”,这是指根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原理,通过“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信息调控技术,去把握外在的活力对抗,并由此“借力打力”“牵动四两拨千斤”地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效益。它“尚巧不尚力”、“尚势不尚招”,把着眼点放在选择和造就大化流行之机势,亦即放在选择和造就进一步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上。从方法论上说,这种通过有机整体、动态演化、信息调控、优势选择去对客观可能性进行探究,显然要比传统工业社会那种孤立、片面、僵化的外力抗衡“必然秩序”观念,更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人从现象的比附上,把太极拳方式是“慢节奏、低效率、超稳定”的落后东西,认为它跟王业社会那“快节奏、高效率、求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嘲笑太极拳式的“弱者战略”只能造成历史退化的“精英淘汰”机制。这显然是皮相之见。难道现在社会只讲“陕节奏、高效率”而不讲合理节律和综合效益?难道现在社会弱小者只能模仿并依附于强权而不能有自己的自由自主的发展?人在动物界并无强牙利爪,难道因而也就注定必须遵循动物式弱肉强食,永远不能脱离动物界而进化为人?笔者以为太极拳技击技术所遵循的发展路线,实质上是一条内源多向有机应变的路线。这条路线在工业社会中曾被认为已经过时,但在今天“后工业化”的“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面前,却显示出古人生命智慧的启发魅力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传统工业社会的追求目标,是诸如“多快好省”一类“最佳选择”;而其实现方式便是“追赶”、“翻番”、“大跃进”、“放卫星”一类单一经济的速度效率型。但现代“信息社会”的追求目标却只是“适度、合理、满意、可行”一类有限东西,而其实现方式,则属“持续、稳定、健康、协调”一类包括经济一一社会一一文化一一生态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型。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前工业社会建立在利用可更新资源流量部分的基础上。这种“流量技术”无法满足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因而开始了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工业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大规模消耗不可再生“存量资源”的“存量技术”。正是由于把地球进化几十亿年积累下来的“自然生产力”开发出来,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因而是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类历史的几千年。但现在问题在于:一度仿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原来是相当有限的,在茫茫的太空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由于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资源、人口、生态以及核危机等“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变得日益严重,从而对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根本的挑战。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奠基于环境是简单的,资源是无限的、人类是强大的、增长可以没有止境这样四个假定之上。而当代的发展,却证明了这四个假定都不能成立。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强大的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的脆弱性,而任何具体的发展,又都受到经济、技术以及人的需要本身的约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离开人的合理要求和全面发展的“生产无限增长”,结果是把人类当成生产的工具;而这恰好又是传统社会本身特有的规律。

  由此看来,太极拳技击技术中依托自身、利用环境、节省能源、信息调控和长期作战等战略考虑,在今天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三、对自由发展的追求

  在对象化的社会性发展背后,实质上便是主体性人的发展。在一个“异化”了的社会形态当中,社会是压抑个人的可怕力量,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则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本来就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敌视个人发展的“生产力进步”是过去“异化”时代的特征,当今社会的生产力进步,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个人自由发展,绝不是那种不要公共社会规范和“共同游戏规則”的特权人物为所欲为。

  太极拳的最高层面,是关于“悟道怡情”的哲学思考。它经过处理身心关系的身体锻炼和处理敌我(主客)关系,的技击技术,升华到“无人关系”的反思把玩,并由此追求人类个体方面的自我完善和群体方面的协调和谐,解决哲学上所谓必然与自由的永恒矛盾。这就是说,这个层面把技击技术中包含有“诡道机心”的实用操作,扬弃转化为并不实用的形上超越和终级关怀。这里用以建构的基本范畴,在天道方面是阴阳有无,在人道方面是性情志趣,总的倾向是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其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则是客观感受的“虚无”、“空灵”和主观体验的“虚静”、“空明”的高度统一。就这样,体现身心关系的“气”和体现敌我关系的“势”,也就融合升华为“神”。这就是说,原先个人的心理活动,获得社会內容而变成一种精神和智慧,而与此相应的个人身体活动,则变成具有社会功能的主体能动性。在这里,“天道”方面的阴阳有无是对普遍规律基本结构的抽象把握,人道”方面的性情志趣则是个性特征独特表现的自然流露。而所谓的“天人合一”,则包含有人与环境双方互动整合调适的意味。它一方面充分利用环境信息,不断改变自己来获得更大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又充分调动自身潜力,在可能条件下不失时机就势借力,切实改变外界环境来发展自己。

  由此可见,太极拳是种“由技达道”和“以技守道”的高超艺术。它在“达用”的层面,表现出随机就势、中和空妙、敬业乐群、生生不已的极高智慧;它在“立体”的层面,又表现出体用不二、天人合一、尽心知性、悟道怡情的生命卓识。世人总是生存于宗教思想、自然生态、社会关系、自我情意等四维空间之中。太极拳所透露出来的人文精神,意在使人们契合天道那生生不已、白强不息之德,使人人认识真我,生发一种个人道德价值的崇高感,对天下万物、有情众生等各自的内在价值产生一种博大的同情宽容,并由此洞见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如前所述,太极拳遵循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内源多向有机应变的战略,它提倡一种公正平和的心态,使有情众生和万有万物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中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可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得到自由的发展。这种哲学精神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精神的惶惑、形上的迷失、存在的危机、生命的困境,有助于救治当代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我”的荒谬处境。由于生活处境的复杂,同一个人在不同主客观处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心灵境界,从而出现多重人格。人生处于不同意义与价值的网络之中。存在的多重性使得人生境界有了差別。不管我们的科技和工商业如何繁荣发达,不管我们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替代的。

  有学者指出,任何“普遍主义”的人文情神,在实践中都必须是“个体主义”的。而任何个人的自由发展,又同时意味着自我选择和自我承担。太极拳练功悟道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一个“浓缩”了的人的发展过程。就其内容来说,属于人的主体性提高;就其过程来说,则是一种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创造。它实际上是群体文化信息世代传递的学习过程,个体经验信患逐步和累的练习过程,以及综合上两方面的应用创造这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从一个特定方面反映了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特征。太极拳的功夫类似文话上的修养,不仅是一种外在普适性的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内在特化亦即个性化了的技能和技巧。它是练功过程和练功结果的统一,包括技术熟练、功力增长以及智慧成熟、道德圆满这样两个方面;其功能上的意义,便是前面提及那个体方面的自我完善和群体方面的协调和谐;由此推广开去,则是人类福祉及世界和平。太极拳的修练程序,讲究“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循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通过“舍已从人”而“渐至从心所欲”,在个人消遥的同时又不忘兼济天下。这就是说,修练者要在社会历史的进步中体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而在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中又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最后,我们还需说明一点,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不受到我们大陆型传统农业文明形态的消极影响;而其作为一项具体的文化活动来说,更不可能不受这项活动具体范围的极大限制;这里即使是超越时空的那些人生智慧,实践经验和身体技术,也都是历史的产物、并且要跟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融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抹煞或掩盖太极拳背后的生命智慧和哲学思考。我们应该敢于和善于发掘及借鉴其中一切对人们有所启发或可以重新解释的有益养料。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