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手脚冰凉、容易上火的姑娘,我为你找到了一个不花钱的调养方法

  既手脚冰冷、又容易上火,是许多姑娘的烦恼,不少人咨询这种状况如何调养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呢?有一幅特别形象的图,可以解释这一矛盾。

  这幅图来源于清朝名医黄元御,他也是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曾亲笔题字“仁道药济”称赞他。

  黄元御曾经被庸医所害,落得一只眼睛几乎失明、脾胃受损终生未能恢复的结局。原本他打算考取功名,但是清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五官不正不能够被委派官职,因为那个庸医,科举大门从此在他面前彻底关闭。

  这次遭遇,让黄元御下定决心投身医学。因为他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医生,而且他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所以他对许多中医理论,都有着独特而精辟的理解。

  黄元御将五脏六腑的运行总结成了一个圆圈。

  这个圆圈中包含了关于五脏六腑和五行的基本概念。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对应于自然界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其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黄元御的这个圆圈,描述的是五脏六腑所引导的「气机」的动态运行规律。所谓「气机」,是指人体「气」的运动,而「气」就是指我们常说的「气血」中的「气」。

  肾脏在圆圈的最下边,肾又分为肾阴和肾阳。有时候开玩笑说“肾不好”,其实也要分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种。

  中医理论认为,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肾阴和肾阳“兵分两路”:

  1、肾阳是火,火具有向上的趋势,火生土,脾属土,所以火温暖了脾,让脾可以安心工作。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物质传送到全身,而且它要向上输送营养到肺,因此脾脏之气要向上。

  2、肾阴是水,水生木,肝属木,所以水滋养了肝,让肝也可以安心工作。肝脏之气也是上升的,跟树木一样要向上生长。因此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脾脏、肝脏之气到了圆圈的顶部,就是肺和心的位置了。

  本来心属火,心脏之气也要上升;但是因为肺属金,肺如同秋天一样有肃降的特性,所以把心脏之气也带着向下了。

  当心火向下到了肾中,就可以温暖肾水,从而让肾水不至于过寒。同时,肾水跟着肝脏之气向上,到达心火的位置,可以让心火不至于过热。这个过程,叫做“水火既济”。

  当人体中的圆圈正常运行时,我们的腰腹部和手脚不会感到冷,口舌和咽喉也不会感到上火。

  可是一旦这个圆圈因为某些环节出了问题,转不动了,我们就会出现各种亚健康以及疾病。

  譬如说最常见的,就是脾湿。

  脾最害怕湿,一旦脾湿,脾脏之气就无法向上了,直接拦在了中间,导致心火下不来,肾水上不去。于是就出现了腰腹部和手脚冰冷,而口舌和咽喉又上火的局面。

  要让人体内这个圆圈正常运行,祛湿健脾自然是上上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此以外,今天还要分享一个“弯道超车”的方法,来缓解手脚冰冷、容易上火的症状。

  既然手脚冰冷、容易上火是因为肾水和心火不能相会,那么除了清除脾湿这个拦路虎之外,还可以直接让它们相会啊!就像在牛郎织女之间架一座鹊桥一样~

  我们的手心有一个穴位,叫做劳宫穴,它属于心包经上的穴位。当我们握拳时,中指按住的那个点就是劳宫穴。

  我们的脚底心有一个穴位,叫做涌泉穴,它属于肾经上的穴位。

  睡前先把双手搓热,再用左手心搓右脚心,用右手心搓左脚心,劳宫穴和涌泉穴“合体”时,心火和肾水就相会了。

  每晚睡前各搓100下,会感到脚心烫烫的,完全不需要热水袋就可以把被子捂得暖暖的。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