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薏米巧搭配,胜过“灵芝草”,滋补又祛湿!

中医上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气未除,吃再多补药也没有用。而秋冬重在进补,因此平补祛湿,抵御湿气,也是这个时期的养生重点。

湿热,夏季最为严重,但并非夏季专有,一些常待空调房,喜欢重口味饮食,爱沾冷与冰的东西,又不爱运动的人,无论哪个季节体内都会有湿。

秋季温热不降反升

告别了高温潮湿的夏季,以为自己的湿疹、口腔溃疡、面部出油终于要好起来了?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虽然这些症状与高温的夏季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体内湿热过重。

湿热的表现有哪些?

我们可以对着镜子自检,以下几点都是体内湿热蕴毒的表现:

口中黏腻,舌苔厚腻、红而胖达,口干口苦不爱喝水,四肢乏力,困倦思睡,小便浑浊,大便黏腻不畅,面部油脂分泌过旺,面部眼皮肿胀,感觉不清爽,体态较丰满,面色淡黄或发暗,没有食欲。

“湿非一病、百病兼之”。因为湿热在体内排不出去,所以就会找各种发泄的出口,因此就会有多样的外部症状表现。“湿热蕴毒”如果一直得不到祛除,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痛风等并发症。

温热交织,更需调理

湿和热是两种不同的邪气,交织在一起要比单独一种的调理更复杂。所谓“湿热相煎,如油裹面”,是说湿与热结合在一起就如同油入面,会缠绵不休。试想一下,把油和面和到一起再分开是何等困难!

温热体质,不宜进补太过

爱吃辛辣、肥腻,喜欢饮酒;经常熬夜、失眠;心情不好、抑郁或脾气不好;长期服药。以上这些生活习惯都容易造成湿热太过。

尤其到了秋冬季,天气转冷,到了进补的时节,但并非所有的体质都适合进补。例如湿热体质的人,滋补不当,滋补过度就相当于火上浇油,本来体内已经够热了,脾胃运化不开,只会更加重湿热症状。

祛温除热,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从调理自己的生活习惯入手。少吃辛辣、甜食、冷饮等,像牛羊肉这类的高热量食物也不宜多吃;平时还要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

食疗方面,中医认为:湿热困脾,累及肺肾。因此想要达到祛湿效果,还需兼顾这几点:利水渗湿+健脾+补肾+理气+温性食材。

首先,利水渗湿是基础,将多余的湿气排出体外。但湿气重的人普遍脾脏功能不好,单独食用一些祛湿食物,偏寒凉,易伤脾胃。而脾运化水湿,所以祛湿同时也要健脾。脾脏好了,自身运化水湿的能力变强,湿气也就容易排出。

其次,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光健脾还不够,脾胃与肾相互依存,肾好了,脾才会更好,所以要兼顾补肾。

再次,湿气重的人,由于痰湿阻滞,气血往往容易受阻。中医理论中讲到“治湿不理气,非其治也”。想要化湿,必须有理气,否则这个湿不好祛。所以也要理气活血,才更有利于祛湿。

最后,在配方中配以温性食材,同样非常关键。张仲景有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说,调理湿气时,还要配以一些温性的药材,才能加快湿气的发散。湿气,就好比一锅水,如果不点火,水难以蒸发完全。加上温性的食材,就相当于点火。如此搭配,食疗总体性质更为温和、平性,可以长期食用。

因此,专家向我们推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祛湿组方。

红豆薏米芡实粉

薏米:利水渗湿,健脾胃清肺热止泄泻

红豆:行血补血,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固精消肿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注意:脾虚肥胖者不宜加糖。过甜的食物会妨碍脾的运化,有湿毒的人加糖会导致痰湿更重。

红豆薏米芡实粉对内可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不适,皮肤油光,眼皮肿胀,大便不成形等表症。

除了食疗,按摩也可以祛湿

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