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
出现腹水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因此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大夫常说的肝硬化时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白蛋白由肝脏合成的,每天可生产9-12g白蛋白,健康人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为33-52g/L。肝硬化时合成明显减少。一般来讲,当血浆白蛋白水平<35g/L时就可称作低白蛋白血症,当<25g/L时可出现明显的不良后果。那么引起腹水的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主要可见以下几个方面:
白蛋白合成减少:主要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等。另外营养不良、危重疾病、糖尿病等也可导致白蛋白合成的减少。
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多: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等患者可因分解代谢的增多而导致。
白蛋白分布的改变:如重大手术和创伤、脓毒症、烧伤等导致血管内膜的渗透性改变,白蛋白从毛细血管中渗漏。
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等疾病,白蛋白通过皮肤、肠道和肾脏丢失。
低白蛋白血症可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营养不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白蛋白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时候,尤其是对于危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经常被看做是患者最终结局的预测指标。有研究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每降低10g/L,死亡风险就会增加137%,住院时间也要延长71%。因此,对于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些患者,除了治疗原发病外,还会积极的改善低白蛋白血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