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到了,古语说“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从此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世间万物在惊蛰声中缓缓醒来。这便是“惊蛰”二字的含义。
而“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当“蛰”则伏,当“惊”便起,学会顺时而动、应势而为。这正是人生的两大修行,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至深人生启示。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是它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养生有很大的关系。
惊蛰最该补脾
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本身也存在一番天地,称之为内天地,节气外环境变化的时候,内天地与外天地遵循着相同的自然法则。为什么现在最该补脾,因为很多人难耐的“春困”已经开始了。“春困”就是脾虚的典型症状之一。春天,是中医说的“肝”所主,在五行上,“脾”是被“肝”管辖的,肝气在春天这个“主场”,很容易有恃无恐地欺负“脾”,现在开始补脾,也是为了保持“肝”“脾”之间的平衡、和谐。
“春困秋乏夏打盹”这三个和季节相关的症状中,“春困”是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之所以发生,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身体的机能也开始活跃,这个时候,能量的需求明显高于冬天,这些能量都是要靠身体的各个器官正常发挥功能而产生的。而中医的脾虚,就是功能不足的意思。如果你本身就功能不足,就是脾虚的,春天这个要劲儿的季节,能量供应上就会不给力。从中医讲,脾虚是气血不足以充盈所以困。从西医讲,心脏的泵血功能、身体肌肉的收缩功能不足,心脑等器官的供血就不足,是因为缺氧缺血而困,它们非增加功能不能改善,所以要在当下补虚以健脾。
补脾的办法很多,也是最可以融化在生活细节中的,包括一日三餐必须有足够的粮食,饮食的温度不要过低,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加强肌肉力量,这些是春天养生的最基础底色,如锦上添花的那张锦,在春天是必须的,是养生的“规定动作”。
专家推荐西洋参和黄芪泡茶
一般每天10克就可以,放在保温杯里,开水冲泡后闷上半个小时,这样能更多地浸出有效成分。如果本身气虚明显,又担心黄芪上火,可以再加上麦冬或者沙参,它们是补阴的,可以反佐掉一些黄芪的热性。温性的中药确实容易上火,即便这个人在体质上很适合这个药物,偶尔的上火也会发生,但这不应该影响坚持服用。因此,可以将泡好的药茶或者是煎好的汤药,放凉了再喝,这样既减少了一些药物的热性,又保证了补脾补气功效的持续。
补脾的食物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
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平时容易出现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格外注意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
大枣:味甘性温、益脾、补气养血。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俗话说“日食五枣,长生不老”。
惊蛰升阳疏肝
惊蛰时,保养肝气十分重要。中医认为春季属肝,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胆经脉也在春季最为活跃。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同时,春困也与肝有关。《黄帝内经》记载:肝为罢极之本。“罢”,音义同“疲”,说明肝是耐受疲劳的根本。惊蛰时节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些“春困”症状正是肝失所养的表现。
再有,中医认为“春季肝风、肝火妄动,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病,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常会在春季复发或加重。”如果在春季没养好肝气,肝脏功能或会失常,导致身体气血运行紊乱,进而影响到其他脏腑器官。因此,惊蛰要尤其注意对肝脏的养护。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有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这时要多吃甜,少吃酸,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油腻食物以及动物脂肪类食物尽量少吃。此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作“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说葱、生姜、韭菜、蒜苗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类似的食物还有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等,在疏散风寒的同时,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惊蛰时节清火宣肺
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出现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加之惊蛰时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很容易口干舌燥。出现感冒、咳嗽、咳痰等情况。这时不妨多吃些梨,可达到宣肺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生津化痰的效果。梨的吃法很多,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川贝炖梨对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会反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亦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薏苡仁、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香蕉等。
惊蛰时期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养生呢?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
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
惊蛰时节气温还是普遍偏低和干燥,所以很容易导致上火,在日常的饮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银耳、春笋等。
尽量少食用冰冷食物
由于惊蛰时节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大,所以这个节气还是很不适合吃偏冷的东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温的食物。
早睡早起,温水洗漱
惊蛰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生活的习惯,起床后用温水洗漱可以让人更加精神,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办法。
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
惊蛰时节也是阴雨季节开始,南方会出现潮湿的情况,所以要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这样可以防止室内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湿气重,导致出现风湿疼痛的现象。
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
睡前泡热水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睡眠的质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益处多。
锻炼也要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早晚气温温差大,乍暖还寒时候很容易导致生病,所以锻炼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的保暖很重要,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受风寒。
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
惊蛰时节早晨雾气都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早上的气温还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练的人最好等太阳出来后雾气消散,温度上升后再外出锻炼。
运动强度要适量
由于冬季刚过,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开始锻炼的时候要适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运动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慢慢加强运动量就好。
预防感冒和流感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坚持“春捂”。
预防肠胃病
惊蛰时节,万物苏醒,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所以在饮食上就要注意卫生,不要吃生冷食物,加热后再食用,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过敏症
对于那些有花粉过敏症的人这个季节就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随身携带一些过敏药物,这样可以以防不时之需。
推荐两款适合的茶饮
菊皇饮
组成:菊花数朵、枸杞子、莲子心、胖大海、陈皮、甘草各2克。
功效:春天常饮菊皇茶可以达到滋养肝脏、补脾润肺、清解里热的作用。菊花、枸杞子可以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用于两目干涩、头昏眼花;菊花又可以疏风清热;胖大海、甘草可以清宣肺气、清肠通便,用于肺气闭郁、痰热咳嗽、声音嘶哑、热结便秘等;陈皮为睥肺二经的气分药,可以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莲子心可以清心安神。
双花饮
组成:金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将金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滗入小盆内,再煎熬1次滗出药液,将2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辛凉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