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宝宝积食怎么办?试试中医这三招,非常有效!

  宝宝积食怎么办?试试中医这三招,非常有效!

  秋冬季节肺肾阴虚,宜艾灸涌泉、太溪、复溜、三阴交、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肾腧;多汗一般分阴虚和气虚两种类型,气虚出现的自汗,艾灸:曲泽、太渊、肺

  积食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若是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很多有积食的小朋友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往往个头矮。

  为什么宝宝更容易积食呢?

  原因一:脾胃弱

  小儿有三不足:肺、脾、肾三脏常虚。所以小儿脾常不足。中医认为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纳食物,脾主要的功能是运化食物。当吃了过多的食物以后,脾胃不堪重负,就会导致食物堆积,不能消化,从而引发脘腹胀满等病症。

  原因二:宝宝不能自制

  3岁以内的小儿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此时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来。

  原因三:长辈不能给孩子健康饮食

  俗话说:“小儿若要四时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

  这里说的长辈,包括孩子的爸爸妈妈,也包括带孩子的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长辈往往希望孩子多吃,尤其是肉食,辛辣的食物等。吃得多了反而会造成积食。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孩子身体带来损害。

  导致宝宝积食的坏习惯有哪些?

  1、睡前吃很多。睡前吃很多,不利于消化吸收,容易碍脾胃。

  2、幼儿园吃了晚饭,回家还吃。相当于多吃一顿饭。

  3、多肉少菜。吃的油腻的肉食,味道重的食物太多。菜吃得太少。

  4、长辈让孩子强吃。长辈凭着个人的感觉强喂强吃孩子。

  5、挑食偏食。孩子挑食偏食。

  6、猛吃猛喝。看见喜欢的食物猛吃,多吃。

  7、遇见不爱吃的饭菜少吃少喝或者不吃不喝。

  8、爱吃零食。零食过多,对脾胃也造成一定的负担。

  9、爱吃凉的食物。有的孩子吃的食物太凉,造成脾胃虚寒,不能消化食物,而导致食积。

  如何辨别宝宝是否积食,有什么症状表现?

  长辈不能给孩子健康饮食

  1、食欲不振、厌食,有时会恶心、呕吐。

  2、肚子胀热、胃部不适、嗳气酸腐

  3、睡眠不安。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

  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

  4、手脚心发热、口臭、甚至引起孩子发烧。

  5、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

  6、舌苔白且厚、或者略微黄腻。

  宝宝积食如何调整?控制饮食外的缓解方法:

  一、按摩方法:

  1、捏捏疗

  让孩子俯卧在床上,家长用拇指桡侧缘顶住脊柱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着督脉以及两旁的膀胱经,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可捏三下提拿一下,称之为“捏三提一法”。每晚一次,每次捏3-5遍,多了可以到10遍。

  2、揉中脘

  中脘穴在胸剑结合部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家长用手指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呈顺时针按揉,称为揉中脘。揉中脘大约3~5分钟。接着再用两个手掌叠放在一起放在中脘穴上,自中脘下直推到肚脐,称为推中脘。推中脘大约100次。每天两到三次。

  3、摩涌泉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50-100下,每日两次。

  其他缓解的小方法:

  1、户外运动

  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天气冷的话,可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适当活动,可以让气血流畅,所谓气血流通就是补。身体活动了,脾胃也健,有助于消化,减少食积。

  2、饭后散步

  吃完饭后,带着宝宝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对于宝宝肠胃蠕动都有帮助。

  处理积食的药方

  配方: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中药店都能买到)

  做法:熬水给孩子喝。

  效果: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焦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比较好。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消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