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一中药开水泡,既去淤血,又降血脂

  蒲黄又名卜黄、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槌中黄粉、草蒲黄、蒲黄粉、甘蒲、香蒲、水错烛、蒲草、蒲草黄、香蒲黄、达氏香蒲黄、细叶香蒲黄、中央粉、草蒲花,为香蒲科水生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蒙古香蒲、宽叶香蒲、狭叶香蒲(长苞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6、7月蒲黄花开时,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穗,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即为蒲黄。生用或炒用。

  蒲黄性平味甘,归肝、心包经,有止血散瘀、活血消癍等功效。《神农本草经》载,蒲黄“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日华子本草》认为,蒲黄“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本草纲目》说,香蒲“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诸痛”。

  【现代研究】

  蒲黄含有黄酮类成分,多种蒲黄均含有柚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等,并含有甾类成分以及棕榈酸、花生油烯酸、香蒲酸和多种氨基酸成分,另含钾、磷、锌、硫、镁、钙等20多种无机成分。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黄所含的多种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蒲黄的降脂作用是通过抑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或)胆汁中的胆固醇从肠道的吸收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增加胆固醇的排出量来实现的。

  临床实验也证实蒲黄的降血脂作用,有人对以蒲黄总浸青糖衣片治疗高脂血症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其有较好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

  【日常应用】

  蒲黄生用能活血祛瘀,可用于诸种瘀血之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等。也可用于心腹疼痛、产后瘀痛、痛经等。此外,本方生用还能利尿,常用于血淋涩痛。

  近年来,蒲黄又进一步被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对其作适当的配伍,从而制成茶剂、煎剂、药膳或成药等,以便提高临床疗效。

  【茶剂】

  生蒲黄4克,生山楂10克。山楂洗净,切成薄片,与蒲黄同装入绵纸袋中,封口挂线,入开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代茶频频饮服。每日2剂,每次1袋,每袋可连续冲泡3?5次,当日吃完。

  本方具有消食导滞、活血化瘀、降血脂等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对中老年气血瘀滞、湿热内蕴型高脂血症尤为适宜。

  【煎剂】

  1、生蒲黄、生山楂、泽泻各24克。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本方活血祛瘀、利湿降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对兼有瘀滞的患者尤为适宜。

  2、生蒲黄、川芎、郁金各12克,丹参、生山楂各20克,檀香、红花、砂仁(后下)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本方理气活血、宽胸、降血脂。适用手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尤其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

  【药膳】

  1、蒲黄、沙苑蒺藜各15克,粟米100克。先将沙苑蒺藜淘洗干净,晾干后,与蒲黄同放入绵纸袋中,封口挂线,备用。将粟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放入药袋,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提出药袋,继续用小火煨至粟米酥烂、粥稠黏,即可服用。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本方具有滋补肝肾、散瘀降脂等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对中老年肝肾亏虚、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患者尤为适宜。

  2、蒲黄10克,鲜白萝卜250克,海带20克。先将海带、白萝卜分别洗净,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加入用纱布包裹的蒲黄,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取出纱布包裹卷,继续煨煮至萝卜条酥烂,加精盐、味精、五香粉及大蒜碎末,拌和均匀,淋入麻油,即可佐餐当汤,随意食用,喝汤,食萝卜条、海带片。每日1剂,分2次当日吃完,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降浊、散瘀降脂等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