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雪节气,冬天真的来了。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更是在一天内急降10℃以上。真是速冻节奏!不少小伙伴抱怨,天气冷飕飕,怕冷、手脚冷、身体发颤、无精打采。你知道吗?其实这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难道说体内的阳气不够用,是被北风把吹得阳气会跑掉了。俗话说“病从口入”,中医认为,平时的饮食不当最容易让阳气不保,也是导致人阳虚的主要原因!
易伤阳气的5大恶习
人体的阳气,喜欢与自己脾性相投的小伙伴,像温热的食物,是它的好朋友。那么它的克星是寒凉、寒冷之品,遇上这些寒食,吃得不对,均可能导致人体阳气的损伤。
1。贪恋冷饮
夏天人们喝冷吃冰是为了解暑,而在秋冬天,人们大量消费冷饮是因为火锅。一边吃火锅,一边喝凉啤酒,冷冻的可乐、王老吉,好惬意。
这些冷饮吃多了,大量的寒凉之气进入体内,为了抵抗寒气的损伤,人体就会自动消耗阳气来应对。
2。晨起一杯凉白开
很多人早上醒来有个共同的习惯,就是喝上凉白开,据说是可以润肠通便降血压。这个习惯其实不好:曾经有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就诊,自述每天晨起一杯凉白开喝了3年,结果严重脱发、性功能减退。中医专家经过望闻问切后发现,他的阳气很虚衰,必须进行温补阳气调治,其最终的祸魁,正是晨起喝的那杯凉白开。
中医认为,凉白开是冷的,早上空腹饮用,会损伤人体下焦阳气,正确做法是晨起喝温开水。
3。海鲜不节制
餐桌上的大部分海鲜都是寒凉的,像螃蟹、生蚝、蛤蜊,虽然营养丰富,口感美味,但确实有点寒凉。
有的人吃螃蟹出现胃痛,原因不只是螃蟹富含高蛋白不利消化,而是因为螃蟹的凉性损伤了脾胃。
中医专家建议,健康吃海鲜,关键做到三个字“有节制”。一次不能吃太多,此外烹制这些海鲜一定要放姜或紫苏,最好是蘸着姜汁一起食用。姜的温热能够抵消海鲜的寒凉之气。
4。水果当饭吃
水果本是一种健康食品,但吃法不对,比如很多女孩为了减肥,把水果当饭吃,大部分水果属于凉性的,长期如此会导致阳虚寒盛,出现痛经、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自古至今,人都是吃五谷长大。只吃水果,没有五谷、肉类,人体的阳气就得不到补充,凉性水果又在不断耗损阳气,最终导致阳虚。所以,水果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5。天天喝绿茶
中医认为,在各种茶叶中,绿茶的性质是偏寒凉的,具有清热下火的作用,不宜多喝,不能天天喝绿茶。因为绿茶喝多了,会伤脾胃,损伤人体的阳气。本身有老胃病的人,更要尽量少喝绿茶。
冬天怎样补阳气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吃对食物可补阳
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阳虚的人应该吃性偏温热和性平的食物以补阳气。比如羊肉、牛肉、姜、葱、大蒜、韭菜、芒果、荔枝、桃子、龙眼、金桔、杏、大枣、石榴、木瓜、榴连、南瓜、玫瑰、红茶、板栗、扁豆、糯米等。性寒凉的食物不是不能吃,它们也有丰富的养分和别的的食物不能代替的摄生成效,但是要留意吃性凉或性比寒的食物时,一定要与性温或性热的食物一同来食用,来防止食物的寒凉之性给本身即是心阳虚的人形成损伤。
同时应该早睡晚起,穿足够的衣物,避免受风寒。这就是最有效的护阳方法,相信这一点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
艾灸扶阳固本
艾灸是火灼,是热,是阳。是用外火补我们的内火,或者说客观一点儿,是调我们的内火。我们用灸法是回阳助阳补阳的最好的一个方法,用之得法,则可以补先天之不足,而达到长寿保全不病的效果。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我们要养阴,就是养阳之藏,是养少阴之君火。那么冬季灸哪个穴位有补阳的功效呢?关元、命门、气海、中脘、足三里艾灸可补阳气。其中关元最好。因为这个穴位位于会阴与神阙之间,这是少阴元气的领地,也是下丹田。灸关元穴可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因此,取关元灸之,就是养少阴潜藏之阳气。并且,冬季施灸关元可预防中风、感冒等多种疾病。
滋阴补阳药膳
冬季天气比较阴冷,滋补的药膳可以保暖,提供优质的蛋白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所以对于补阳气、提高免疫力有很大帮助。
心阳不足:选用桂枝甘草饮。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银杏3枚。将桂枝、甘草、银杏洗净,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泡后代茶饮。
功效:振奋心阳,温补阳气。
适应证:心阳不振,瘀血痹阻。症见“心动悸,脉结代。”胸闷气短,胸部发凉,胸痛,手足寒凉,怕风,唇舌青瘀等症状。
肝阳不足:选用羊肝粥。羊肝50克,粳米100克,胡萝卜50克。将羊肝去筋膜切碎,与粳米同煮,煮至半熟加胡萝卜丁再煮,至熟加食盐少许为粥。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
适应证:老人雀盲,慢性肝病,精神差,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常哈欠,多叹息等肝阳不足症状。
肺阳不足:选用玉屏风粥。桂枝10克,防风10克,黄芪30克,粳米100克。将桂枝、防风、黄芪洗净,加水煎煮后取汁,与粳米同煮为粥,或加姜、葱调味,再煮三沸即可。
功效:温补肺气,固表实卫。
适应证:肺阳不足可出现卫外不固,气短乏力,常感冒,多自汗,或夜间咳嗽,气喘吁吁等症状,且容易悲观失望。
肾阳不足:选用鹿茸羊藿酒。鹿茸30克,淫羊藿100克,红糖50克,白酒1000毫升。将鹿茸、淫羊藿洗净晾干,装入瓶中,再加入白酒和红糖,密封7天后,每晚饮用25~30毫升。
功效:温补肾阳,补益虚损。
适应证:肾阳不足,阳气衰乏,冬日畏寒,耐夏不耐冬,症见面色发暗,没有精神,性欲不强,性功能低下,或宫寒不孕,小便频数,夜尿多,腰膝酸软,或有腰腿冷凉发麻等症状。
脾阳不足:选用干姜白术粥。炮干姜10克,土炒白术15克,粳米100克。将干姜、白术去杂质,加水煎煮取汁,再与粳米同煮为粥,或加生姜、香葱调味,再煮三沸即可。
功效:补脾健脾,温中除湿。
适应证:腹部有冷感,喜嗜热食,症见喜温恶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不敢进食生冷水果,若吃冷食或腹部受凉即泻,伴腹胀肠鸣,且比常人更易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