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农历五月夏季来临,天气渐转湿热,蛇虫出没,百病易生。所以,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正是人们讲卫生、逐瘟疫、除虫害的日子,也是驱鬼逐魔的时间。民间时兴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或将艾叶剪成虎形以僻邪驱瘴,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插于门榻,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菖蒲、艾叶悬挂至端午节当天,取下来熬水洗澡香气氤氲,据说可以祛除病毒、防蚊虫的作用。
其实关于端午悬挂艾草、菖蒲的习俗,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兵临邓州城下。黄巢在一个村口遇见一位妇女,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小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
黄巢以为这个妇女不仁,抽刀欲斩,经询问,方知原来大孩子是妇人大哥的遗孤,小孩子是妇人所亲生,她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愿让侄儿遭罪,为的是不负大哥托孤之意。黄巢一听,对这位妇人肃然起敬,认为她是天下少有的义妇,于是挥剑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让她拿回家去挂在门上,并严令将士:“进军途中,如遇门挂艾蒲者,须加保护。”妇人听了,半信半疑,但她回到城里后,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
第二天正是端午节,黄巢的军队攻打邓州城,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艾草菖蒲。黄巢果然信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领兵离去。从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