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不仅在治疗临床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在一部分西医处理比较棘手的病症,如难治性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顽固性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肺心病、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肝病、风湿病、肿瘤和肿瘤放化疗副作用的治疗等慢性疑难病症领域,中医辨治也非常具有优势。
当一名好中医,做一个明白医,必须学懂弄通中医经典,现就如何提高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度以及疗效认可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不论何种医学,疗效是硬道理,西医如此,中医亦如此。中医要振兴和发展,要想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必须在提高疗效上下一番苦工夫。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的疗效是肯定的,而疗效在于经典。谁重视经典,谁下苦工夫研读并不断地践行经典,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谁就能将中医发扬光大。
而近几十年来中医的医疗阵地为何日渐萎缩,为何日渐不敌西医,且质疑并诽谤中医者大有人在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在中医的疗效在逐渐下降,不会用或不善于应用经方辨证论治的中医大有人在,而泛用时方甚或盲目地按照西医理论来套用中药的医生也不少见。
为何会形成如此局面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普遍存在着忽视中医经典理论,如《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特别是《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和应用。因为只有经典理论和经方,才是中医疗效的源头和根本。
综观中国医学史,不懂经典,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不能成为医学大家;不会用经方,就不能治大病。张仲景熟谙经典而成为“上救君亲,下救贫贱之厄”的医圣。历代中医大师的辉煌成就和学术观点,无不受到《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的深刻启迪。而现在,中医经典的学习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目前,中医教育未能充分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有些中医院校甚至将此定为选修课,以至于中医本科生毕业后还不太明白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不会用经方辨治病证,中医研究生的课题论文等亦很少涉及中医经典的研习和临证运用。
全国各级各类中医院的业务开展上,有盲目与西医院比拼新设备、新项目的不良倾向。为何会出现此种局面呢?中医院管理者们也想发挥中医特色,也想提高中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的优势,但苦于真正会用经典理论和经方辨治疾病的中医高手太少了,中医疗效上不去,治疗没有特色,只能求助于西医西药为主,再配点儿中医中药辅助,最终有效了,可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虽然可以理解,但长此下去,中医谈何继承、创新、发展和振兴呢?
实际上,在一部分西医处理比较棘手的病症,如难治性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顽固性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肺心病、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肝病、风湿病、肿瘤和肿瘤放化疗副作用的治疗等慢性疑难病症领域,中医辨治是非常有优势的。如果善于运用经方辨治,这些慢性疑难证(症)的疗效是完全可以胜过西医的。
而中医院不敢在此领域内以中医特色与西医院进行疗效上的竞争,究其原因在哪儿呢?
缘于不重视经典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缘于真正懂得经典理论的中医太少了,缘于真正明白《伤寒杂病论》精髓的中医太少了,懂得并且善于应用经典理论指导辨证、圆通运用经方的中医太少了。而按照西医的思路使用中药的中医却大有人在。
如西医一说有炎症,要抗菌消炎,有些中医便认为是“热”,有“火”,而大上清热解毒类方药;西医一说动脉粥样硬化,要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有些中医便附和说是“瘀血”,而赶紧开一堆活血化瘀类方药及其制剂;西医一说是高血压病,有些中医便不假思索地认定是“肝阳上亢”,而立马用上“平肝潜阳”类方药,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这般不考虑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不以个体脏腑阴阳整体平衡来辨证、立法、遣方,而简单地套用西医某些理论来开中药及中成药制剂,看似容易、简单、快捷,但实是思维上的懒惰,理论上盲从和弱化,严重脱离了中医独特而严谨的理论和思辨体系,疗效大打折扣。
我认为,要想成为明医和名医(首先是明白医),达到不辨治失误,对患者一诊(望闻问切)便知,出手即效,就必须学好《伤寒杂病论》,会用、善用、活用经方。但学好中医,特别是学好中医经典,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是要投入对中医全身心的热爱、超人的精力和毅力来学的,正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谓“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学好《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的确,和西医相比,中医经典是比较难学、难掌握一些。但只要深入进去,长期不懈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去学,一定能读通弄懂经典,学成后你将会感到其乐无穷。那些在学中医上浅尝辄止、浮躁不实、幻想一蹴而就的心态是不足取的。
至于书店里卖的那些什么“一百天学会中医”、“一百天学会开方”、“一百天学会针灸”、“一百天学会中药”等等“中医速成”之类的出版物,说系统不系统,说专业不专业,说科普不科普,不仅对学习和了解中医者是个误导,而且对患者也极不负责任,还降低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度,有损中医的声誉。
我认为,每一个中医,都必须是也应当是运用经方辨证论治的高手,只有学好并善于运用好经方,才能真正突出中医特色,才能在西医难以治疗的大病、重症、疑难病(证)上大显身手,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下苦功,努力学好经典著作,特别是学好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