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5个习惯助香港人长寿 | 养生

  长寿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日本,香港,广州的平均预期寿命都超过了80岁,参照下体质相同的香港,广州群众饮食和养生方法,想必能够得到不少的启发。

  2015年香港成为平均预期寿命第一的地区

  说到长寿,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日本,多年以来,日本平均预期寿命一直蝉联各国第一。据公布,2015年日本男女平均预期寿命数据,分别为80.79岁和87.05岁。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也公布了同一指标,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香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1.2岁和87.3岁。两组数据对比发现,香港人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越日本。同期国内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男性74岁,女性77岁,相比之下还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日本有关部门也已承认这点,并作出反思。虽然用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并非足够合理,但仍可说明香港人在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香港人正变得更长寿的原因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林大庆则表示,香港从没和日本争过“长寿冠军”。

  他认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市,发展比较平衡,不太存在偏远、落后农村问题,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一定城乡差距,在提高平均预期寿命上,相对会比香港困难一些。

  抛开比较,过去30多年,香港居民健康情况的确大为改善。数字显示,如今恶性肿瘤、肺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比1986年降低了41.4%,婴儿死亡率、传染病、流行病等也都得到有效控制。

  五个生活习惯助长寿

  在多位专家看来,香港人平均预期寿命这么高,离不开以下这些好习惯。

  一,喜蒸煮

  香港人善用蒸煮烹调,很多小吃和点心均为蒸煮制作,较少采用煎炒、油炸等烹调方式,油盐不多,比较清淡。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表示,蒸煮属于低温烹调方式,既能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又能维护营养成分,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二,爱煲汤

  香港人平时喜欢交流怎样滋补身体,煲汤是他们最常用的饮食滋补方式。

  在当地,煲汤可谓一种饮食文化,过程中,人们会根据中医知识加入很多药食同源的食物,甚至是中药,因此中药药煲和新鲜药材很受欢迎。周俭指出,合理煲汤养生的确利于调理体质,而香港人饭前喝汤的习惯更利于控制食欲和体重。

  三,吃海味

  和日本人类似,受到沿海地理位置的影响,香港人爱吃海鲜,尤其是海鱼和海虾。周俭告诉记者,海鱼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海虾富含蛋白质和钙,属于高蛋白、低能量食物。总体来说,海产品一般富含碘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

  四,常喝茶

  香港人流行饮茶,早茶、午茶、晚茶都有规定时间,即使夏天也喝热茶。

  周俭表示,喝茶能够清热去暑、降低血脂、减肥轻身、保护血管,利于养生保健。香港生活节奏很快,喝茶还能帮人们“放慢脚步”,缓解压力。

  五,不闲着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他看来,不爱闲着是香港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说,香港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龄,很多人到了七八十岁还在工作,比如李嘉诚快90岁了,还在上班,街上七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也比比皆是。而工作有助于老人减缓大脑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利于长寿。

  延伸阅读

  广州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1.34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黄仕营,中医师,福建安溪人。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医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头痛专科秘书。黄仕营和广州结缘已经12年,12年的广州生活让他把这里当成了另一个热爱的故乡。

  在黄仕营看来,广州是一座中医药文化浓郁的城市,广州有邓铁涛等一批名老中医,广州人普遍很注重养生之道,对中医青睐有加。而中医正是黄仕营另一样热爱的宝贝。

  “广州人应该算是比较懂中医的一群人,就算你在路上问一些大妈,下火应该喝哪些中药煲的汤,又或者哪些药材煲汤可以补气益血,哪些药材煲汤可以养颜美容,那些大妈准能给你讲出一些道道来。广州人餐桌上的汤,其实就融合了中医的精髓。”黄仕营说。

  他很庆幸自己来广州深造中医,在这里,中医是处处可见的,已经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导师陈宝田教授,中医的种种疑问得到消解,更难得的是开始把原本不成体系的知识系统起来,融会贯通。

  广州市卫计委召开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会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卫计委主任陈怡霓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卫计工作,指出广州居民健康水平综合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提高到了81.34岁。

  也许中医就是这其中看似不起眼,却又举足轻重的原因吧!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