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糯米的营养价值有多高?糯米“排毒养颜”功效到底有多强?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糯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糯米的营养价值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其中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所以在肠胃中难以消化水解。

  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黄芪、杞子、当归等酿成“杜仲糯米酒”,饮之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

  美容益寿、舒筋活血

  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黄芪、杞子、当归等酿成“杜仲糯米酒”,饮之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

  补脑益智

  还有一种“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党参等配糯米制成,有补脑益智、护发明目、活血行气、延年益寿的作用。

  御寒

  糯米还有抵御严寒、为身体增加热能的作用。糯米也可以治疗气虚所致的出汗多、气短现象。

  治腹泻

  对中气虚脾胃弱,甚至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糯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黑发

  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桑葚、黑芝麻同煮效果最好。

  治食欲不振

  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

  收汗

  肺气不足,常常自汗,食用糯米,有收汗功效。

  糯米的药用价值

  适宜人群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一般人群都能食用。

  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宜煮稀薄粥服食,不仅营养滋补,且极易消化吸收,养胃气。

  1.适宜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血虚、头晕眼花、脾虚腹泻之人食用。

  2.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

  3.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

  4.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5.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饮食搭配

  糯米与红枣:二者煮粥可调节贫血、营养不良,是孕妇、老人、虚弱之人的疗养保健饮食。

  糯米与香芹:糯米粥熬好后加入香芹,好处多多。香芹具有通气、强肾、利尿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胃的排毒,还可以起到清凉消肿、清新口气的效果。

  糯米与板栗:二者与水同煮至熟烂成粥,早餐食用,对腰腿软弱,反胃腹泻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糯米与枸杞子:二者同时水煎食用,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每日食两次,可改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还有滋补肝、肾、肺及明目的作用。

  糯米与葡萄干:糯米加葡萄干煮粥可以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症。

  糯米与茯苓:将糯米粉炒黄与茯苓共研成细末,同食,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失眠、健忘等人,有养胃、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的作用。

  搭配陷阱

  糯米与鸡肉: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因此,脾胃亏虚、经常腹泻的人吃后会有良好的作用与效果,但与鸡肉同食,则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