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寒月过腊八对号食用更健康

   寒冬来袭,恰赶上过腊八节,在这样的节日气氛中,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腊八粥根据自身需要喝   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腊八粥的原料也多种多样。专家指出,在冬季食用腊八粥最好根据自身需要“对号食用”,这样会更加健康。!   腊八连接小大寒最宜吃当归枸杞炖羊肉   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见人们对于寒冷腊八时节的感受。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国玮指出,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小寒、大寒两个节气里还夹着腊八。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因此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   腊八粥配料丰富保健养生成新卖点   除了传统原料搭配的腊八米,记者还发现了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腊八米。如有受小朋友喜爱的果腊八米,有补血腊八米,健肝腊八米、健胃腊八米等等。据介绍,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因此这些养生腊八米,就是根据原料的不同属性进行搭配,突出不同的功能。   中药店腊八粥配料俏销   明天是腊八节了,腊八粥的香味已经在大街小巷“酝酿”。在上海,很多中药店习惯在腊八这天为附近邻居分发腊八粥。喜欢自己买配料熬粥的市民,除了自家吃之外,还会分送给邻家及亲友,共同祈福来年平安健康。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腊月八日(也就是腊八节)开始煮豆腌制,直到来年才吃。因一般在腊月八日腌制,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   腊八面   腊八面――顾名思义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吃的一种面食,以前流行于关中地区,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面。   腊八蒜   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粥   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北京:腊八想起京味粥   北京人对于腊八粥历来都很重视,很早就备好原材料,初七晚上将该泡的米全都用水浸泡,初八凌晨天不亮主妇们就开始熬粥,根据米的软硬程度分批放入锅内。腊八粥集多种粮食和几种干果为一体,而且米多水少特别稠,粥品在医生眼中属流食,然而腊八粥不是流食,腊八粥属粥中极品,一年只吃一次,熬好的腊八粥还可以馈送邻里和亲友。   山东:熬粥食材选购忙   山东济宁市区某摊位前市民正在挑选制作腊八粥的原料。我国民间每年腊月初八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节日前夕精明的商贩们提早准备好了各种原材料供人们选购。   陕北:干果、豆腐、肉熬出的腊八粥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甘肃:素腊八扁豆粥泡散   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山西:“八主八佐”的腊八粥   山区百姓,腊八粥里习惯熬煮一些蔬菜。我省一般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但在晋东南地区,腊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枣、栗子、榛子、杏仁等干果制成。   江苏:甜咸两种皆相宜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