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时候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很是喜欢吃荔枝,而皇帝为了能够让她吃上新鲜的荔枝不惜在一路上设置了一条驿站,晚唐风流才子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其一)》,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明皇李隆基为讨前儿媳的欢心,不惜劳民伤财,不远千里运送荔枝供杨玉环享用,杜牧做诗辛辣地讽刺了唐明皇与杨玉环。
问题来了,杨玉环要吃的荔枝,是从哪里来的?首先,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并不生产能让杨贵妃流口水的荔枝,李隆基和杨玉环要吃荔枝,只能从气候温润的南方荔枝产地运到长安。
唐朝的荔枝产地,主要集中广东和四川。
因为一个人,广东的荔枝非常有名,他就是北宋大文学苏轼。苏轼被贬惠州后,发现惠州的荔枝味美,写了一首名诗《惠州一绝》,诗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而在唐朝,岭南的荔枝早已大名鼎鼎,唐人多认为杨玉环吃的荔枝发自岭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荔枝保存时间短,白居易就说过:荔枝摘了之后,一天之内就有些变颜色,三天之内就臭了。而且,岭南距离长安又数千里之遥,古代的交通条件又比较落后。当时最快的运送方式,除了快马,就是快船。
假设岭南的荔枝从韶州(广东韶关)装运,入京路线大致是:从韶关进入江西,沿赣江北上进入长江,再经汉江至襄阳,再经武关道入关中。即使速度再快,这一趟在四五天之内是难以完成的。古代低温保存技术落后,荔枝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保存的极限,也就三四天。快马七、八天之后,把岭南荔枝送到杨贵妃面前,已经无法食用了。
要想在短时间内运送新鲜的荔枝到长安,这就要求荔枝产地离长安越近越好。四川盆地气候温润,适宜大面积种植荔枝。四川的荔枝产地在哪?巴州、涪州一带。巴州,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巴中市;涪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市涪陵区(下称川渝交界地区)。
这里的荔枝不如岭南荔枝有名, 但味道也非常可口。更重要的是,川渝交界地区距离长安,远近于岭南。
川渝交界地区的荔枝要进长安,应该走哪条线呢?这就比较简单了,如果是巴州的荔枝,则巴州出发,进入米仓道,快马进入汉中,然后再走褒斜道进入关中。褒斜道,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曾走过的路线。如果是涪陵的荔枝,则从涪陵出发,北上至通州(四川达州),经陕西省镇巴县,进入陕西省西乡县。从西乡至达州的这条山道,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荔枝道,相传既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得名。
涪陵的荔枝抵达西乡后,此次送荔枝之旅只完成了一半。从西乡到长安,还要经过一条山路,这就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子午谷(子午道)。诸葛亮北伐曹魏,大将魏延献计:给他五千人马,抄子午道袭取长安。诸葛亮认为魏延此计太过冒险,拒绝了魏延。当时是魏蜀争霸,魏延的五千人马有可能被魏兵打了埋伏。但在唐朝开元、天宝盛世,就不存在这个风险,所以荔枝使者走子午道是非常安全的。
无论走米仓道——褒斜道,还是走荔枝道、子午道,川渝交界地区的荔枝,基本可以保证两天左右送到杨贵妃面前。即使如古人所说,岭南荔枝的质量要好于川渝交界地区的荔枝,但与长安距离太远,让岭南荔枝在与川渝交界地区荔枝的竞争中很难占到上风。要吃水果,一定要吃新鲜,普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更不用说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后宫娘娘了。
按照今天广东市面上流行的“妃子笑”品种,笔者个人认为,既然可以保鲜,杨贵妃会选择更加鲜甜可口的荔枝,而“妃子笑”这个品种,估计也是那时候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第二个原因,四川有个弱项,那时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估计在运输上面也占不到多大便宜,从四川运说不定还不如从广东快吧?笔者还是认为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的概率比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