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个盛世,而这盛世下得多亏了那些功臣,尤其是李世民建立的凌烟阁中的功臣,可是你知道么,有位皇帝就当过凌烟阁功臣,可是后世却多说他昏庸无能,这是怎么回事呢?此人就是唐德宗李适。
事情还得从762年10月说起,唐军在战场上接连获胜,“诸将进击史朝义,败之,朝义走河北,遂克东都”。这年11月,史朝义被自己的部将所杀,“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唐代宗十分高兴,当即下诏褒奖平叛将领,其中有八位将领得到了最高级别的“待遇”,“赐铁券,图像凌烟阁”。
这八位功臣中有两位,人们都很熟悉,他们分别是郭子仪、李光弼。然而功臣中还有一位皇子,但就是此人后来成了皇帝,他就是唐德宗李适!李适是唐代宗的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氏(影视剧中称为沈珍珠)。李适出生于帝王之家,可是在14岁那年遭到了一场变故,唐朝了爆发安史之乱。
唐肃宗即位后,任命自己的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督率军队平定叛乱,立下了不少战功。到了762年,唐肃宗病死,李豫做了皇帝,即唐代宗。唐代宗即位后,仿照当年的模式,任命自己的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率领各路军队与叛军作战。其实,唐代宗是想让儿子“镀金”,增加他的威望。
结果此战史朝义战败,唐朝顺利收复洛阳,唐代宗褒奖功臣,李适“以元帅功拜尚书令,食实封二千户,与郭子仪等八人图形凌烟阁。”一年多后,李适又被册立为皇太子。779年5月,唐代宗病死,李适成为唐朝的新皇帝。唐德宗在位的时间不算短,有27年的时间,可是他却屡出昏招,搞得国家衰败不堪。
首先,唐德宗在处理藩镇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引发山东、河北地区的几个藩镇叛乱。再加上唐德宗用人不明,重用奸臣卢杞,再度引发“朱泚之乱”以及李怀光的叛乱。唐德宗狼狈逃出长安,还差点被人擒住。后来经过名将李晟等人的努力,终于将叛乱平定。但是唐德宗又开始出昏招了。
由于这次武将造反,让唐德宗坐卧不安,他对李晟、浑瑊、马燧这些将领很不信任,于是中了吐蕃的反间计,最终将三人的兵权全部剥夺。之后,唐德宗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他将神策军,也就是朝廷最精锐的禁军,居然交给了宦官执掌!于是同时,唐德宗还派宦官到各地担任监军。
除此之外,还放任藩镇势力。藩镇势力是制约唐朝发展建设的一颗毒瘤,左右了唐朝几代皇帝,是唐朝内部乱局的制造者,也是唐朝由强至弱重要因素。特别是安史之乱,就是典型的藩镇势力太过强大造成的。但藩镇势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削掉的。在这一点上,唐德宗的出发点是对的,但他与老爹唐代宗比还差一点。有人对唐代宗李豫在位不削藩很不理解。但李豫知道尾大不掉的道理,说说容易,真要削起来很难。所以李豫采取守成之法。但唐德宗却急于削藩,并且手里还没有压过藩镇的势力,致使引起藩镇的反抗。奉天之难后,唐德宗就从当初雄心壮志削藩,转为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状态。这也说明唐德宗李适也是个情绪化人物,遇到挫折就放弃。如果再重整旗鼓,或许削藩就能成功。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大肆敛财,还启用奸臣。
奉天之难后,李适喜欢起钱财来,不断向地方政府索要各种贡礼,而且还向老百姓收取名目繁多的税。更让人不理解的是,还派人充当商人在集市强买强卖。因为发生兵乱后,国家太穷了,致使连保护李适的卫兵都没有,这种心态也让李适大量聚集财富为己所用。李适频繁换宰相也是因为那次兵变后,让李适对文臣武将产生怀疑的态度。当时朱泚叛乱很突然,让唐朝上下都没有准备,跑的跑,丢的丢,一片乱象。所以李适认为这些臣子太不可靠,为了自己的性命,居然连天子都不管。这种猜疑心产生后,李适就开始频繁任用不同的官员,于是诸如卢杞、裴延龄等奸臣得势了,这必然阻碍唐朝建设与发展。
有人说,如果唐德宗李适像他老爹唐代宗那样,以守成之势,用慢药之功,或许唐朝会出现自唐玄宗以来更为辉煌的一面。
性格不仅决定人的命运,更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从李适的一生来看,可以说既有把性格情绪用于治国的一面,也有不切实际的施政一面。在位期间发生了泾原兵变,使本来中兴的景象消失。
不过李适在位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力打击了土蕃,从以前对土蕃的战略弱势变为强势,也为后来的唐皇帝中兴在外部环境上创造了条件。
纵观唐德宗李适的一生,都在纠结与矛盾中生存,大部分矛盾纠结使唐朝在向弱中挣扎。
对此你对于这位唐朝的皇帝,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