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确是一个良才,诸葛亮南征,即用马谡之策而赦免孟获,安定南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虽是公私两全,仍不免落入“用人不当”之讥。
斩马谡的故事,经演义和戏剧的传播,更加家喻户晓,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看了裴注及后人的评论,觉得还可做一回文抄公。
马谡确是一个良才,史称其“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为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南征时,即用马谡之策而赦孟获,使“南方不敢复反”。他被斩时[《三国志·马谡传》:“谡下狱物故。”]年三十九,裴注引《襄阳记》云:“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这段记载,富有抒*彩,大家都动了真感情,可作历史小品读。诸葛亮既坚持法纪,又顾念人情,公私之间,两两无负。因为街亭之败,究与偷生渎职者不同,马谡最后又甘心伏死,以生命谢三军、谢丞相。当时参军蒋琬犹不以斩谡为然,“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诸葛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能不能忠实于法纪,也是检验大臣品质的一大关键,却不能仅凭笔舌的高论以饷众。
习凿齿对武侯之斩谡,颇有非议,以为诸葛亮不重人才,杀有益之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引何焯曰:“魏延、吴壹辈皆蜀之宿将,亮不用为先锋而违众用谡,其心已不乐矣。今谡败而不诛,则此辈必益哓哓,而后来者将有以借口,岂不惜一人而乱大事乎。凡亮之治蜀,所以能令人无异议者,徒以其守法严而用情公也。习氏之论,亦不达于当时之势矣。”武侯斩谡之挥泪而又临祭,正是“用情公”之一证,眼泪与心胸都是皭然而不滓,他何尝不知道马谡是一个人才呢。
《蜀志·向朗传》记“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此事亦不确,谡果逃亡,本传中何以未载?就马谡的性格与人品看,尚不至此,何焯、周寿昌皆有辩驳。
其次,《马谡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不谓然。后人对此事常有引用,《集解》引朱璘云:刘备病危时,于托孤之外,不闻品评一人,何以于马谡如此注意?诸葛亮之事刘备,极其谨慎,平日无一事任意而行。刘备果有是命,必详加审察,“何至竟云亮不以为然?”朱邦衡云:“当日托孤,事势危迫,宿将如子龙,时望如陈震、董和,不闻一及。马谡是时名位卑微,亦未显有过失,先主何以预为叮咛?朱氏(璘)之辨甚是。”两论皆甚精当,必是因马谡败事被斩而附会上去的。
此外,戏剧演斩马谡前的空城计,有没有历史根据?
《诸葛亮传》引郭冲三事曰:“亮屯于阳平……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魏)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这不就是历史上的“空城计”吗?
但裴注接下来有“难曰”(诘驳):诸葛亮初屯阳平(在汉中,今陕西勉县西)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两人在关中交兵事,时间上不符合。再则司马懿既举二十万之众,明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就此退走。诸葛亮素来谨慎,魏延每随亮出,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魏延因而说亮胆怯。“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且冲与扶风王(司马懿之子司马骏)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我在年轻时看《空城计》,即有此感想:如果司马懿怕中伏兵,也可派几百名敢死队攻进城去,一探虚实,果真是一座空城,不就可以活捉诸葛亮了?
却不知道戏剧总是超常识的,越是精彩的,越是与理性逆反,否则,就不成其为戏剧了。人的生活中所以会出现戏剧化现象,就因为这种生活已经超越常情了。
《空城计》的编剧者,却能从裴注中挖掘素材,提炼情节,使谨慎的敢冒险,优势的怕冒险,两种不同的性格交错于一个矛盾的焦点上,构成了一出笔笔紧凑,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不浪费的智慧剧。正如吴小如先生说的“用一个人的失败来说明他的成功”,却又不能用“坏事变成好事”来比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