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军精神的指引下,重庆一共走出了十位高级红军将领。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出生在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县)。他自幼勤奋好学,心怀理想,于1911年翻山越岭来到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参加了反清学生军。这年,他19岁,从此开始了戎马一生。
战争年代的刘伯承
1916年,刘伯承率部血战丰都,右眼受伤。在眼部手术中,为保护脑神经,他拒绝使用麻醉药而被誉为“军神”。1926年,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泸顺起义。1927年8月1日,他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军事最高决策机关——军事参谋团的参谋长。南昌起义失败后,他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0年7月,刘伯承秘密回国,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瑞金卫戍司令、红军总参谋长。1933年2月,他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刘伯承首先担起殿后的重任,后勇任先遣司令,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中,襄助军委,运筹帷幄,战胜强敌,屡建奇功,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率部通过凉山彝族地区时,他与小叶丹“彝海结盟”,被传为民族团结史上的一段佳话。
刘伯承和他的好搭档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伯承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大党委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他为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以及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辛亥革命后,他入新式学校就读,小学毕业后考入江津县立中学,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五四运动中,他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1919年底,聂荣臻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求学期间,他于1922年8月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聂荣臻回国,奉党的命令,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
聂荣臻解放后检阅部队
北伐战争开始后,聂荣臻奉命出任军委特派员;北伐军打到湖北后,任中共湖北省军委书记。1927年7月,他奉党中央之命,到九江、南昌等地传达武装起义的指示,后到张发奎的第25师策动两个多团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受命担任广东省军委负责人,协助叶挺组织指挥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奉党的命令去香港、上海、天津等地进行了数年的秘密斗争。
1931年12月,聂荣臻奉命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改任红一军团政委。此后,他率领红一军团打下漳州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同年8月,率领红一军团连续攻下乐安、南非、宜黄3城,俘敌5000多人;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全歼国民党第52师,基本歼灭了第11师,重创第9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打胜了乌江和温坊两次较大的战斗,共歼敌7000多人。红军开始长征之后,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英勇作战,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毛主席与聂荣臻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在军内担任了许多要职,为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贡献。1956年11月聂荣臻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9年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亲自组建了火箭、原子能、飞机、舰艇、电子设备等国防科技研究院所,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我国实行的核讹诈。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弹又获成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