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学问可是相当的深。古人喜欢咬文嚼字,喜欢用最少的语言表达非常深厚的意思。但是千百年流传下来,我们脱口而出的很多成语,词语都已经变成古今异义了。两者的意思相差足以让你跌破眼球,尽毁三观。
01
原来成了“衣冠禽兽”还是好事!
现在提到“衣冠禽兽”,大家都知道是骂人,还是骂的非常狠那种。
然而在古代,当个“衣冠禽兽”却好事!
明朝时候,官员的官服上都绣着各种动物,用以区分文武、品级。
文官绣禽,武将绘兽,官位不同绣的动物种类也不一样。
因此,当时人们就称当官的为“衣冠禽兽”。不但没有任何贬义,还满满的都是羡慕。
然而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当官的没几个好人,原本用来夸人的“衣冠禽兽”也就慢慢成了骂人的话。
02
“老伴”居然不是指配偶!
在中国,夫妻之间称呼对方的词语有很多,“老伴儿”绝对是其中最有爱的一个!
但是说了你可能不信,这个词最早真不是用来秀恩爱的。
“老伴”这个词起源于明朝,当时明宪宗派老太监覃吉给九岁的太子当“保姆”。
这覃吉在职期间,给太子口授“四书”,叙说民情,连历史上宦官专权祸国的往事也不避讳。
太子非常尊敬他,就称呼他为“老伴儿”。后来这个词传到了民间,逐渐就用于老年夫妻之间的互称了。
毕竟老百姓身边最适合这样称呼的,就是屋里那位了。
03
“鞠躬”原来不是人干的事!
“鞠躬”现在是人们特别常用的礼节,然而最早的时候,却是让动物用的。
殷商时候祭祀活动中,会把祭品牲畜弯成首尾相接的环形,以示对上天的恭敬,这个程序就叫“鞠躬”。
后来人们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以后鞠躬的时候想起这点,会不会感觉怪怪的……
04
最初吃“闭门羹”的居然是“嫖客”!
我们常用“吃闭门羹”表示主人拒绝客人进门,其实这个词最初来源于唐朝某位娼妓拒绝客人的手段。
这个词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说的是唐代宣城有个心高气傲的名妓史凤,会把慕名而来的客人分为三六九等,每一等都有不同的待遇。
而对于那些自己看不上的客人,她会委婉的拒绝,请人送上一碗羹汤和一句“请公梦中来”。
后来此事流传久了,“闭门羹”也就成了拒绝客人的代名词。
听说江浙一带还真有这道菜,不知道好不好吃。
05
“毛病”真是“毛的病”!
古时候马就相当于今天的车,人们买马自然千挑万选,“相马”就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代相马大家徐咸的《相马经》:“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
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如果长得位置不好,就是毛病,对主人妨害最大。
看来“有毛病”还真是在骂人啊……
06
不翻白眼就是“垂青”!
我们常用“白眼”表示厌恶,而把喜爱称为“青睐”或“垂青”。
其实这两个动作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发明它们的人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
据记载,阮籍遇到他瞧不起的人,就一直翻白眼;遇到他喜欢的人,才把眼珠子放下来。
嵇喜和嵇康是亲哥俩,阮籍看见嵇喜就翻白眼,看见嵇康就翻出“青眼”。
进步君表示,这哥俩要同时出现,阮籍的眼睛可要累死了。
07
墨水喝得多,说明学习差!
“多喝了几年墨水”现在表示有文化的意思,然而古代则正好相反。
根据《随书·礼仪志》:“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
当时秀才和孝廉考试时,皇帝亲自监考,“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起立席后,饮墨水”!
这条法规沿袭了几个朝代,后来虽不盛行了,“喝墨水”这个词却流传下来,但是却表达相反的意思。
进步君表示,我总算知道为什么古代的学生要勤练书法了。
08
“丧家之犬”居然是指孔子
现在网上虽然很多人会自嘲“累成狗了”,但你要拿狗来嘲讽他肯定跟你急。
能坦然接受这种称呼的,一定是有大胸怀的人。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到郑国时与弟子走散了,就在东门旁发呆,郑国就有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憔悴得像一条找不到家的狗。
后来孔子听了子贡转述后反而笑了:“这个比喻很贴切嘛!”
09
“溜须”还真是“溜胡须”
北宋时期,副宰相丁谓出自寇准的门下,侍奉寇准非常恭敬。
有一次,俩人一起吃饭,丁谓见寇准胡须上沾了汤汁,赶忙站起来,小心翼翼地为寇准擦干净。
哪知寇准却不领情,还笑话他说:“堂堂国家大臣,竟然替长官揩胡须?”
于是“溜须”就成了奉承、讨好的代词。
10
呆若木鸡以前不是贬义词
现在“呆若木鸡”说的是人傻、不机灵,然而最初的时候,这个词有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庄子》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是战国时候,贵族们非常热衷于斗鸡,齐王甚至特地请了个斗鸡专家纪子训鸡。
这个专家还真就不一样,斗场上别的鸡都是上蹿下跳,他训的鸡却是动也不动。然而别的鸡一看它镇定自若的气度,居然没等开战就被吓跑了。
于是“呆若木鸡”就用来形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
然而后人不解缘由,望文生义,居然演化成一个贬义词。
11
“感冒”源自“开小差”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中医典籍中却找不到这个词。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南宋年间,馆阁设有值宿的制度,有人为了开小差就假装得病,一般约定俗成,在假条上都写“肠肚不安”。
有个叫陈鹄的太学生标新立异,在假条上写了“感风”二字,就是中医里说的“受风”的意思。
这个说法一直延续的清朝,又有人把“感风”升级成“感冒”,就是说,“感风”时间长了,得不到休息,症状爆发,“冒”出来了,一定要请假了。
看来在请假这件事上,古今学生的机智是一样的。
12
“混账”原来是为了“搞对象”
从前,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住帐篷。
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姑娘谈情说爱,四处乱窜,经常混进姑娘们的帐篷里去,也经常被老人们骂出来。
久而久之,“混账”就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和“混进帐篷”没关系了。
13
“倒霉”原来是种“风俗”
古代江南地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
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作“倒楣”。
后来,这个词流传中逐渐讹传为“倒霉”,直到现在。
14
“烂醉如泥”原来不是“泥”
很多人都以为“烂醉如泥”就是瘫软的像一滩泥一样,然而实际上这里的“泥”并非指泥土,而是传说中生活在海里的一种虫子。
对,你没有看错,碗里的就是泥虫!
这种虫子没有骨头,离不开水,一到陆地上就会“失水而醉”,跟人醉倒的样子一样。古代典籍中“醉如泥”这几个字非常常见,“泥”指的都是“泥虫”。
15
“我”原来是一种兵器
“我”的甲骨文字形像戈,是一种类似三戈戟的兵器。
商代至战国时期,部族间经常会爆发战争,“我”由于杀伤力比较强,备受人们青睐。
拥有了“我”就拥有了绝对实力,可以说“我”在人在,人在塔在,于是后来就慢慢引申为第一人称代词了。
看了后是不是开始怀疑自己十几年的学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