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很明确的是,三国演义和三国正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前者是文学作品,后者是真实在中国发生的一段历史。前者是文学人物,是罗贯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虚构的人,在罗贯中塑造的三国这个人物舞台上,通过自己的有代表性的人物特点,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带来紧凑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感动。而后者,是真实存在在我国历史中一些时代的弄潮者,他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有人的优点缺点闪光点局限处,有在现实社会的无奈,有客观环境的局限。没有人是神,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垃圾,身上一无是处。都是在命运的大旗下努力挣扎,或努力或消极,都是他们的性格和偶然事件塑造了他们载入史册的一生。所以演义和历史两个处于完全不同时空的平行世界。罗贯中笔下的三国人物和真实的三国人物就是两个不同的物质,是没有一起谈论的,更没有办法比较。文学爱好者,就一起谈论罗贯中笔下的人物形象,历史爱好者,就一起谈论正史中的三国人物。同时是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就都可参与讨论,只要分清楚讨论的是正史还是演义人物就行。不存在文学爱好者比演义爱好者优越,也不存在演义爱好者比文学爱好者优越。都是不同的爱好而已。
下面我来谈下我个人认为的如何正确演义和历史。
文学和历史都属于社会科学研究,我们第一个要明确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不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很多自然科学在一段时间类,是有唯一答案,即所谓的正解。但是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正解又会有一定的动摇。如牛顿三定律在遇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在某种程度有一定的动摇。但至少大部分自然科学在这段时间内是有唯一答案和唯一解读的。但社会科学不是,社会科学可以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不同,看问题的方法就可能完全不同。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所谓终极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我个人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终极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就是其文学性,即文学作品的文学感染力,深度和思想性,所用文学技巧和文学手法的高超程度,对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及深入人心程度。而不是其逻辑的完全合理度,书中人物细节的比较。因为文学作品本来就不追求真实性。
而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应更多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如何在各种繁杂且不完全靠谱的史料中寻找历史的真相。这时真实性就成了关键的问题,艺术性退至其次。因此不要纠结历史人物是否完美无缺,或为了粉饰自己所爱的历史人物故意曲解历史,或丑化自己讨厌的历史人物而往他身上泼脏水。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面对历史,我们只有客观再客观,才能找到历史的真相。第二个要明确的是,社会科学研究是要有哲学思想做支撑的。因为一个人的哲学观支撑了他看问题的方法,无论历史或文学,都需要用自己的哲学观去解读。当然,其实哲学观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个人思想不一样而已。由于中国大部分人从小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所以本文谈的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文学。当然如果你非要用别的哲学体系,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我先谈下对三国演义的解读。我个人认为,对三国演义的解读,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其人物性格塑造,作者的时代特点,及作品表现的内涵。
从人物性格塑造角度方面,我们应更多关注作者怎样塑造人物,而不是人物之间的高下。因为文学人物是不具备真实性的。所有的描写,都只是为了更好塑造人物特点而已。在某个场景里,为了塑造甲人物,就会拿乙丙人物来衬托他。在另一个场景里,为了塑造乙人物,又会拿甲丙人物去衬托他。所以,比较甲乙丙人物武力或智力高下,是毫无意义的。
从作者的时代特点来说,由于罗贯中处于封建时代,封建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人物评价也完全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演义三国人物,要站在封建官方思想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来评价演义人物。
从作品表现的内涵上来说,三国演义是有明显拥刘反曹倾向的,因此,他会不自觉把刘方人物塑造成正面人物,曹方人物塑造成反面人物。这个意识会不自觉的带入看书人的脑海里。造成拥刘反曹的想法。这就和我们看电视剧一样,会不自觉同情主人公,厌恶反派的道理一样。文学作品有个很大特点就是倾向性,当然史书也有,但是程度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演义是由历代评书发展而来,所以也不能说是罗贯中想如此,只能说是遵从了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而已。在宋代,就有很多人听三国评书,听到刘备打了胜仗就开心,听到曹操打了胜仗就沮丧。所以某种意义来说,罗贯中这样做是必然的和符合当时社会潮流的。而且,由于本书是文学作品,所以对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了类似神话的描写,最典型的是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和长坂坡的赵云。这都是文学作品渲染正面人物的正常文学表现手法。而到了近现代,由于人们思想的转变,不再停留在古代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里,所以产生了对书中人物塑造的质疑。例如觉得诸葛过智而近妖,刘备过善而近伪。到了现代网络世界,开始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方是完全接受了演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学渲染,开始无限崇拜书中塑造的完美人物,甚至在潜意识或现实不自觉认为这都是真实的。一方由于演义对书中正面人物过于完美的塑造,激起了很多人的逆反心理,开始往这些被演义重点塑造的人身上泼脏水。对着两方,我个人的看法是他们都走向了极端。
我个人认为,对于不是专业文学研究者的我们,对待演义,我们更多的要保留的,是一份情怀,而不是纠结真实性或细节。因为,毕竟我们的思想和罗贯中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但对真善美,对英雄情怀的追求,是不会随时代变化而改变的。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留住那份情怀,而不是让无止无休的真实性或细节的争论,去破坏它。去破坏掉心中对演义中的情义的感动和热爱。
接下来我来谈一下对三国历史的解读。对待历史的态度,我始终认为,要认真而严谨,不能报着欣赏文学作品的欣赏态度。要大胆摸索,小心求证。我们要明白的是,史书所写的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1、史书是有倾向性的。史书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就一定有作者的思想倾向性。尤其在像三国志类接近当代写的史书,由于作者的写作条件的局限和官方政治压力,倾向性会比较明显,这就说所谓的曲笔。另外,作者本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性也会代入史书,使得作者的写作取向有所不同。2、史书是有层次性的。所谓史书,是按倾向较弱正史、倾向较强正史、地方日志、子系杂集、民间辑录等等分层次性,对其与事实接近程度与其层次从前到后相对应。3、史书是古文写成的。在我对古文了解不多的时候,我也认为古文的翻译像数学题一样是有一个唯一正解的。随着我了解愈深,发现不是这样的。古文精简,常常省略主谓宾。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种解释,又有通假字,在历代传抄的过程中还经常存在抄错字的现象。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古文很多当时的释义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所以很多古文,尤其是年代较早的,或经类(即有哲学含义的)的注解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各位专家见仁见智了。想知道确切的含义,除非穿越回古代去找作者本人。4、史书中引住他人的话常常是带有这个人思想倾向和文学色彩的。由于古代文人说话不追求细节真实性,最重要突出中心论点的论证,及追求语言的文学性(文学修辞手法如夸张排比等)。所以往往语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会出现与真实情况有出入的情况。
因此,我们对史书的态度,绝对不能是尽信,而要根据写书人的背景,环境,立场,思维及写作目的来结合正常逻辑思维及当时人的想法判断出真相。很多事实的真相,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我们只能在提出逻辑猜想的基础上,在摸索中去接近真正的答案。很多史书上不明的东西,在学界和论坛会出现争议,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谁也没法穿越回三国。但是,我想就这些天遇到的人们研究史料出现的一些明显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在解读史料过程中在哲学上犯的一些错误:
1、主观唯心主义问题。很多人先读三国演义,再读三国志。在头脑上已经对三国演义的感情深入骨髓了,会产生不自觉站在某个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习惯。这样他解读的历史必然是他心中的历史,而不是客观的历史。
2、客观唯心主义问题。很多人自认为自己探讨的是三国志,不是演义,他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客观的。但演义的感情色彩却已经深入他的思想,使他形成先入为主的感情。这样他在看三国志的时候,对符合三国演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句子段落记忆深刻,与和三国演义思想意识形态相违背的部分充耳不闻。这样他解读的历史始终也是在三国演义阴影下他自己心中的历史。
3、形而上学问题。以上两个问题都是普罗大众常犯的问题,这个是甚至很多历史学研究者都会出现的问题。它分为以下几种(1)、断章取义。先预设一个自己的观点,再把三国志符合这个观点的句子段落单独摘录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完全忽略这些句子段落所在上下文的环境,和这些句子段落所说者的立场和想说明的问题。最终造成了一些明显和当时环境在逻辑判断中不符的观点。(2)片面的看问题。单纯从某个点上去考虑问题,如仅仅只从一个人的官职就判断他的权力,仅仅只从一个人的出身就判断他的政治基础。现实社会是错综复杂的,单纯从某一点去判断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3)孤立的看问题。每个历史人物都是存在在他所在的历史阶段和环境之中的。他们所面对的客观环境客观条件不一样,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比较。只有当历史人物处于同一个历史条件及拥有相同资源时,在某个单独方面(比如政治,军事或道德)才可以根据史实稍微比较下。比如说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就不如司马懿就不如司马懿,那是乱扯。你说蜀汉实力和曹魏实力怎么比,那是乱扯。(4)从细节上看问题,而不是从大局去把握问题。在分析具体事件时,我们要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结合具体历史人物所处的处境,结合他的性格把他想象成一个现实的人在当时情况下的反应,而不是由某一个书中描述的细节就解读出古怪的结论。(5)以偏概全,分不清主次矛盾。过分夸大某一个点的作用,把次要矛盾当成主要矛盾。现在一些网友往往在网上看一些分析文,就觉得懂了深度的东西,开始把这些所谓的深度东西滥用。所以在分析文中很多出现了过分夸大士族作用,过分夸大少数民族作用,过分夸大蜀汉内部政治斗争等等问题。事实上这些在当时都只是次要矛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