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道光 为什么清朝的国库反而一如既往的空荡?

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那么道光帝的节俭,为何没有为他留下美名却被人耻笑为抠门吝啬呢,作为一国之君,他究竟能够节俭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记载,道光在位三十年,他的开支总共都没有超过五千万两,或许五千万两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几辈子的开销了,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的节约了,要知道慈禧每年的开销都是在三十多万两以上,这还是没加上过大寿用的钱呢,清朝历朝历代的皇帝的开销都是比道光高出不是一点两点的。

道光的节俭,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1818年十月初他随着父亲嘉庆皇帝去了一趟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祭奠先祖。晚上就住在沈阳的故宫,说是宫廷实际上不但无法与紫禁城相比,就是山西晋商的大宅院,也不知比那阔气多少倍。嘉庆皇帝特意给他看几件传家宝开开眼界。说,看这个棍儿,谁用的知道吗,太宗文皇帝御用之物,皇太极用的手杖。说你再看赵这是个破鞋扔街上没人捡,用兽皮做的制造工艺非常粗糙,有的地方用绳绑着,叫乌拉。说我们祖先就用这样的东西,可是你看他给我们子子孙孙打下了一片锦绣江山,看着这些简陋的东西,听着爸爸的讲解,回想着祖先创业的艰难,道光更坚定了崇尚节俭的信念了,回到北京跟妻子一说两人一拍即合,立即找人搬走了房间里除了床铺桌椅以外的其他的摆设,此后每天下午四点派太监出宫买烧饼,来回路远,太监怀揣着烧饼啊,一路小跑烧饼还是不免冰凉坚硬,二人毫无怨言,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立即上床睡觉,这样连灯都不用点了,省油。

这位皇帝非常的喜欢吃片汤,每天都会叫太监去宫外买一碗四十文钱的片汤,可是有一天道光最喜欢吃的那家片汤店关门了,道光对片汤的热爱程度可谓是非常非常的高了,每天一碗片汤,几年都没断过一次,今天片汤店关了门。

这就让道光犯了难了,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道光叫了内务府的人给他做片汤,可是内务府的人说:“按照皇上以往喜欢吃的方法来做,需要花六万两另修一个厨房,还需要花一万五千两来作为厨房的维护费用,大厨的钱还需另算。”这道光一听啊,一摇头,心中惊叹:要花这么多钱,不吃了,不吃了,修片汤厨房这事儿也就此作罢。

还有一次,道光的皇后生日过大宴,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去贺寿,每个人都送上了礼物贵重,稀奇的礼物,什么珊瑚,珍珠不计其数,道光看着这么多东西要到自己手里了,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一激动,道光说请大家吃饭,满朝文武十分的高兴,皇帝请吃饭啊,那得吃上多少平时没吃过的山珍海味啊,大宴结束后就到了道光请大家吃东西的时候了,大宴的时候众人都没有吃太饱,就等着道光请吃饭,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懵圈了,每人一碗打卤面,没错,就是打卤面,每个人还只有一碗,想多吃一碗都没门,众人此时看上座满脸笑容的道光,心里估计都在骂娘了。

不仅如此,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是春节,在过年的时候,不管是有多穷都是要吃上自己能买到的最好的食物的,可是道光在过年的时候又吝啬了,过年总共就只有四个菜,还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四个菜全是鸡蛋炒肉丝之类的东西,也可见道光到底有多抠门了。

有史学家评论说中国历史上崇尚节俭的帝王,为数不少,但像道光帝这样把节俭当成癖好的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因为富甲天下的皇帝却节衣缩食过着行同普通百姓的清苦生活,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道光帝这种过度地节俭究竟原因何在?是天性使然,还是别有用意呢?

道光崇尚节俭,一则是生性吝啬,把节俭当作一种理想和乐趣,另外他还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挽救经济危机,道光初年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清政府国库的年收入从乾隆中期起达到每年四千万两白银,这个时候总收入没降,但是日子越过越难,甚至有的时候都好像过不下去了。很显眼,这是由于支出增加照造成的,这个时候财政上的黑洞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第一个财政黑洞皇族人口膨胀;第二个财政黑洞物价上涨;第三个财政黑洞是清政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各种矛盾开始爆发了,像起义,动乱,叛乱,不断发生,围剿的军事行动越来越多,所以就是军费开支大增。另外还有第四个财政黑洞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屋漏偏偏逢连阴雨,这个时候黄河总决口,淮河运河也是百病丛生,乾隆年间国家治河的费用,一年一两百万辆。现在呢,要是五百万两能把每年黄河的问题给解决了,道光帝都得烧香磕头。甚至上千万的时候都有,而且这个事情一旦出现要钱,刻不容缓,你还没法讨价还价,也没法打折扣。第五个财政黑洞就是吏治腐败,治河的费用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自古皇帝受万人景仰,可道光皇帝的节俭,却显得有些迂腐,遗憾的是他竟执迷不悟,还为自己的行为津津乐道,这也就注定了他所统治时期的悲哀。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