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本向孔明,但是他跟魏延之间却总感觉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为何诸葛亮二见魏延时就定论“此人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呢?
我们来看第四十一回魏延的第一次出场,当时刘备被曹操逼得携新野、樊城两县之民投靠襄阳而不得入,魏延砍开城门招呼刘备进城,文聘大喊“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厮杀过来。文聘是刘表帐下有名的大将,他一下就叫出了魏延,虽说冠之“无名小卒”,却可见其并非默默无闻之人。诸葛亮不叫刘备趁此抢夺襄阳,而是先取江陵。一方面固然是刘备爱民而不忍,更可见诸葛亮不屑魏延之为人。诸葛亮久居襄阳,应该对魏延是有所了解的。
魏延一投刘备不得而转投长沙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更明确点明了其为人。后来他杀韩玄救黄忠,二投刘备,诸葛亮却要杀他,并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这两点理由就杀一个有功之人,表面看来很勉强,我是这样认为的:诸葛亮也知晓魏延投靠刘备之诚,却又耻于他的为人,先给他来个下马威。之后终诸葛亮一生,虽然魏延也不免发牢骚,但终究循规蹈矩。魏延对诸葛亮的怨气应该也是从这时而起的。
至于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多多少少与他的性格有关。诸葛亮一生谨慎,固然也包括在用人方面。纵使魏延本领再高,我想诸葛亮也不会不无所顾忌地用他,况且诸葛亮派他打的一些小“K事”仗他也不是完成得很好。就拿“失街亭”来说,诸葛亮部署不为不周到,虽说主将马谡布军不当败下来,若果魏延真有帅才,也不至于一败再败。相比赵云退箕谷不折一兵一卒,立见高下。
诸葛亮不纳魏延的“子午谷计谋”,很多人都依此认为魏延有帅才而诸葛亮不能用,以此诘难诸葛亮。但战争不是如果,没有实践过的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姑且略过不说。
其实诸葛亮惜魏延勇猛而对他还是挺偏袒的。街亭之败诸葛亮自贬三等且斩马谡却不见治魏延的罪;箕谷兵败只见斩陈式也没见治他的罪;“禳星”被他扑灭主灯,当姜维要杀他诸葛亮也制止了。其实,诸葛亮这时候大可让姜维杀了他“以绝后患”的。
虽说诸葛亮对魏延有所偏见,但如上所说也不见得有多为难他。如果魏延是个豁达的人,应该懂得知遇之恩,最起码也该知错就改,而不该满腹牢骚,甚或当诸葛亮尸骨未寒却为了跟杨仪争权夺利而大动干戈,这算不算反这个话题我就不论了,最后他被诸葛亮伏下的马岱砍了脑袋,可以说很大一方面是他咎由自取的。
(拙文纯属据演义而说,诸同好却莫依史争辩之。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谨在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