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朝,大多数人总是会有着这样一个印象,兴于一个摄政王和太后,也衰于一个摄政王和太后。
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之弟,顺治之叔。他就是清初赫赫有名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人无完人,摄政王也不例外,多尔衮有过,过之大小,众说纷纭。但多尔衮却也有功,功成功败,自有历史评断。
多尔衮第一功。多尔衮的第一功当然属他的战功。多尔衮自己手上并没有兵,可是却有两个好帮手。哥哥阿齐格和弟弟多铎。通过此二人,多尔衮几乎操纵着整个两白旗,并通过两白旗立下战功无数。甚至于后来强迫豪格去攻打张献忠,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有一定的功劳归于多尔衮。所以多尔衮的第一功,就是战功。
多尔衮第二功,多数人应该也能想到,文功。顾名思义就是文化之功。皇太极最初继承的是大汗位,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也就是说,在多尔衮的那个时代,这个刚刚兴起的大清王朝实际上还是自己的女真部落,不过是换了名字而已。顺治继位之后,多尔衮给顺治找的师傅,其中有一半是汉人,让顺治学汉字,学汉语,学汉俗,而这一举动,自然推动了满清的汉化,试想,连皇帝自己都在学,天底下有哪个满清子弟敢不学?而历史已经证明,少数民族尤其是坐拥天下的少数民族,多多吸收汉族文化,更有利于自己江山的稳固。
多尔衮第三功,政功。这大清摄政王一职可不是泥捏的,不然多尔衮也不会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把皇位送给亲侄儿顺治。顺治继位之后,多尔衮几乎是总揽大清的大小政治之事,连皇帝大印他都敢自己抱走,直到死后才被郑亲王给拿回来给顺治。摄政期间,多尔衮立下一个规矩,看似不起眼,却沿用到整个清朝。
这个规矩就是严禁后宫干政。康熙王朝里孝庄几乎天天和顺治,康熙等见面,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皇帝的生母虽贵为太后,可太后和皇帝是很难见到面的。从她生下皇帝的那一天起,还不是皇帝的儿子就被人抱走独立教育,而她,作为皇后,只有一个责任,教育妃子们生下的子女,可自己的子女却始终不会由自己来教育。所以,这也可能是孝庄当初下嫁多尔衮的因素之一,因为她并不能直接去和顺治接触,所以,只好走极端来接触这个对顺治威胁最大的人物,甚至于不惜用下嫁这样的手段。
或许在顺治时期,多尔衮严禁后宫干政是有自己的私心,他不希望顺治的母亲成为他摄政大清的障碍。但是如果把严禁后宫干政之规定回归到历史本身,还是起到了许多的积极作用的。这一制度延续了整个清朝,为大清王朝的政权稳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有始就会有终。这一制度最终毁在了慈禧手里。有时候历史终有历史自己的轨迹,不是一个小小的制度存废可以改变的,但不得不说,慈禧对这一制度的破坏,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清朝加速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