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一生只有一个儿子,是与他的原配妻子卢慕贞所生,就是孙科。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孙科的仕途起点很高,但同时也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巨大压力之下。
宗其一生,他都是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之下,开展政治活动,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却并未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孙科,1891年10月20日生,1907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后任广州市首任市长。
孙科檀香山中学毕业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府,任政府委员。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5月,第三次就任广州市长。1927年3月任国民党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7月随汪精卫清共。
孙科前期主张反对联共,1924年曾与黄季陆合作提出《弹劾共产党案》。1931年,孙科任行政院长,因财政危机旋即辞职。
同年5月,汪精卫、孙科等人,在广州成立了一个广州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对抗。由于孙科上台后,政府财政无比困难,不到1个月便辞职了。
孙科曾极力鼓吹实行立宪制度,但遭蒋介石冷遇。抗战全面爆发后,孙科的政治主张进一步变化,他主张联共抗日。
1938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及蒋介石特使与苏联谈判,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中苏商务条约》,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1946年1月,代表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商,然后跟随蒋介石进攻共产党占领区。1946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孙科从自己原来的立场全面后退,停止革新宣传,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
1947年,孙科出任任国民政府副主席,实际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
蒋介石于1949年1月下台,由李宗仁代任总统。孙科以南京不稳,将行政院迁往广州,一度令李宗仁政府无法运作,亦无法与共产党和谈。
1965年孙科由美国至台湾,任“中华民国”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孙科的政治生涯自此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