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中医学理论经典著作,其中的医学论述指导了上千年的中医临床,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被挖掘出新的价值。这本书中不仅有深奥的医学知识,更向我们讲述了人与自然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为我们日常养生保健提供了至简而至深的原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跨越千年的“养生课”。
《内经》中提到了很多相关的养生问题。翻开《内经》,其中有一篇叫《上古天真论》,以黄帝和岐伯对答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之人了解自然规律,养生就会合乎自然规律。
“食饮有节”——就是讲生活方式,吃饭、喝水欲望都要有节制。
“起居有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能今天晚上十点睡,明天十二点睡,后天凌晨两点睡。
“不妄作劳”——不要经常透支身心。
“故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原来要活到一百岁,要知道自然规律,生活也要有规律。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这就跟现代人的生活很像了,喝酒、喝饮料,不喝水,作息不规律,中午不醒,半夜不睡,通宵玩乐是一种常态。虽然现在不再强调性生活会伤害身体,适度性生活还是很好的,但是喝醉酒行房事是不好的,从优生优育的角度上说这样受孕的孩子肯定有问题,这时候只知道自己的快乐,把自己的真气、肾精都耗竭肯定是不当的。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要谨慎地保持充满的精气,让自己的身心都满一点,时时调理自己的精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只知道现在的快乐,而和养生之道的快乐相背。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作息没有规律,所以这样的行为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半百就会衰老。
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真正的生活方式、生活作息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会“半百而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黄帝和岐伯的对话中有这么一段话:“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当我们在“恬淡虚无,少思寡欲”的情况下,体内的真气流动得非常畅快,而且有着满满的正气。“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人很强调精神情志的平和,那样人体内在的环境就能保持一种完善的状态。如果一个人有焦虑、抑郁的情绪,或者特别着急,心神一乱,往往免疫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上古天真论》接着又举了几个例子: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神智比较平和、少思寡欲、心安的时候就不会对未来充满惧怕。
“形劳而不倦”——人体需要劳作锻炼,但是不要做到疲惫的程度。
本来欲望就不多,这样各得所愿,就得到了满足。得到心灵满足以后,人就会产生现以下的现象:“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吃什么东西都觉得非常美味,穿什么衣服都觉得非常舒服,各种生活习俗都乐在其中。
“高下不相慕”——钱多钱少、位高位低都互相不羡慕。
“其民故曰朴”——这种人民都是非常朴实的。社会风气如果都很朴实,人民也能得到长寿。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样就能活到百岁再故去。这里的德是说道德高尚或者人际关系融洽,这样对身体就没有危害。
解读了这段《上古天真论》,能发现很大篇幅都在讲“节”,就是节制,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不要太过头,什么都可以吃,但是不要吃太多;可以运动,但是不要太猛,要有节制。
中医文化里还有一个字也很重要,那就是“顺”。顺应自然,该来的时候就来,该走就走。我们要顺着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做自身的一个调理,自然天人相应。
这篇《上古天真论》除了“节”“顺”,和对饮食、起居、精神调适的规律做出一些指导以外,还对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整个状态和健康的关系也做出了很多引领性的指导:我们要少思寡欲,不要拼命地追求各种欲望,要懂得知足常乐,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去追求的一种方向。只有这样,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健康才能得到保全。
除了这些养生的原则之外,生活之中还会遇到很多具体情况,需要更加细致的养生保健常识。比如红极一时的阿胶到底适不适合自己?感冒了要不要用抗生素?网红酵素能不能减肥?996的白领们怎样保持精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