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也标志着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开始了,有条件的朋友们可以早睡晚起,在太阳出来阳气充足的时候活动和工作。
数九寒寒寒寒寒天来啦,你准备好了吗?
冬天相应脏腑为肾,这也是一个封藏的季节,自然中阳气减少,肾作为“先天之本,命门之火,内存真元”,肾火必须持续燃烧才能维持生命的机能代谢,抵御天气的寒冷。那么当此时节,保护肾之真元不要耗散太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所以中医历来就通过补后天养先天的方法来温脾补肾。
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
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肾作为“先天之本”,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一贯是相辅相成的。肾的精气有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及水肿等脾阳虚的证候;如果脾阳虚,日久则会导致肾阳虚,脾肾阳虚则导致肠道传送无力,使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所以划重点:手脚冰凉、怕风、易疲劳、便溏
腰膝酸软、腹胀腹痛的朋友要格外注意了!
膏方
膏方,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以大型复方为基础,药味常在30味左右,选用道地药材,将所有药物进行多次煎熬,滤出药汁,将药汁加热浓缩,添入辅料,最终制成半流质药膏,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治疗预防作用的成药。
冬令进补防病治病
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道是"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阴平阳秘以衡为补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