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金秋正是食用淡水蟹的好时节。清代大文学家李渔,有“蟹仙”之誉,他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宝玉一句“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可见曹雪芹对吃秋蟹的考究。寻常百姓也常常配了黄酒,抑或是紫苏。
大闸蟹名字来源
大闸蟹是中华绒螯蟹的一种,阳澄湖大闸蟹素有“蟹中之王”之称。
保持蟹的鲜味儿,莫过于隔水蒸。蟹仙李渔寻以为:“蒸而熟之,才干不失真味”。“闸”当为“煠(zhá)”,音同。古人有云“菜入汤曰煠”,所谓“煠”,即以热水(即古语的汤)蒸煮食物。此法亦为吴地美食烹饪的一种地区特色。大闸蟹由的常用做法得名,毕竟很多中国菜都是用做法定名。不过,“食神”蔡澜认为做大闸蟹煮好过蒸。
持螯畅饮,大闸蟹是黄酒最佳绝配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之一,有养胃健脾、和血行气、调经止痛等功效,被誉为“养生第一饮”。“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流传至今,这酒就是黄酒。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道,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家埋单,请贾府上下、老幼女眷,在大观园中吃蟹、赏桂。林妹妹就说了“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自古黄酒和螃蟹同吃就是绝妙的搭配。蟹虽鲜美,性寒,多食容易伤及肠胃,而黄酒有活血暖胃的功效,是食蟹去除寒气的最佳选择。在口感上,蟹肉的鲜甜和黄酒的甘醇也是极其和谐的。
秋生紫苏为蟹香,两相搭配益健康
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果实、叶、茎均可入药,药名分别为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大闸蟹性寒,紫苏叶散寒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可治疗大闸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蒸螃蟹放紫苏,祛腥驱寒值得推荐。也有朋友说,螃蟹属于“人间好味,利在孤行”,紫苏会盖过螃蟹的鲜味,宁愿喝点儿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