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耿饼厚霜名远扬

元朝有个王冕,浙江诸暨人,原是替人家放牛的牧童,他通过勤奋学习,成为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也成为后世学习的励志榜样。他的这一首《墨梅》诗,又名《墨梅图题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王冕曾一度北游。元顺帝至正七年丁亥(1347),王冕三十九岁,他从杭州古塘乘运河船北上,过嘉兴、松江、镇江,到南京小住,又回到镇江,渡江到扬州,经徐州、兖州、济州直到大都(北京)。据张辰《王冕传》记载:王冕“至正戊子(1348)南归”。他沿途经过山东地界,对山东的人情世故、特产风物是有亲身经历的。

在吴敬梓《儒林外史》开篇第一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说王冕到过山东济南府,从北方回到浙江老家,带了当地的特产耿饼和茧绸(一种用野蚕丝织成的平绢,以山东出产的最有名)送给照料他母子的乡邻秦老,作为拜谢之礼。耿饼究系何物,竟借名人如此大名远扬?

“耿饼茌梨泰安瓜,兖州曲阜香椿芽。”

这顺口溜中说的都是山东的特产。耿饼即柿饼,却又非一般的柿饼,而是出产于山东菏泽的一种地理标志性产品——曹州耿饼。

菏泽古称曹州。产于菏泽的曹州耿饼是用本地出产的镜面柿制作而成,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早在明代就驰名全国,被列为进献朝廷的贡品。因耿庄所产柿饼风味最好而得名耿饼。在镜面柿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摘后旋去皮,经日晒、捏制而成,柿子中的糖分经自然结晶析出,形成了柿饼外面的那一层白霜。曹州耿饼橙黄透明,肉质细软,霜厚无核,入口成浆,味醇甘甜,营养丰富,且耐存放,久不变质。

耿饼最是家乡情!

从网络上,我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关于在台湾的一个由两百多人自发组成的“菏泽旅台同乡会”,其中两个人的名字是高秉涵和卞永兰。1948年高秉涵13岁时于战乱中离开家乡,次年由厦门到了台湾,从此与大陆海峡相隔,直到1991年才踏上了回乡的路。

1982年时,持有外国护照的菏泽同乡卞永兰在从阿根廷到台湾的旅途中找机会回到了菏泽。她不忘同乡的请求,带回一点家乡的特产,还有一抔家乡的泥土。为此,菏泽同乡举行了一场大聚会。分特产时,每人的量化指标是:“每户烧饼一个,耿饼三只,山楂和红枣各五粒”。而从菏泽提回的泥土,珍贵的仅仅“每人一汤匙”,这是同乡们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约定必须凭籍贯栏中写有“菏泽”二字的身份证方可领取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权利。

拥有厚厚的柿霜,让耿饼既好吃,更可药用。耿饼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止咳、润肺化痰、健脾开胃、涩肠治痢、止血等功能,柿霜可治疗咽喉痛、口疮等病症。

在《疡医大全》卷二十三中就记载有一则“痔漏神方(顾玉书)”。

过去痔病的发病率颇高,被夸张地形容为“十人九痔”,其治法也很多,有内治方,也有外治法。顾玉书的“痔漏神方”是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疗痔漏。文献记载,这本是则秘方,经过多人的验证确有效验。

其外敷方:“抱鸡蛋壳内皮(炮存性)、血余各三钱,石膏二钱,冰片、儿茶各五分,血竭三分。共乳极细搽痔上,脓水自干,管根自落。”同时配合内服药:“用真耿饼一斤,粉甘草半斤,捣匀为丸,每早空心白汤送下三钱。此乃秘方,经验多人,用之必效。”

秋风送爽,树叶变黄,树枝上挂满的红柿子,最像串串吉祥的红灯笼。不必只局限于秋日食柿尝鲜果。应时的鲜柿也不可以一次吃得太多,否则容易食滞或造成胃石。制成柿饼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为飨远方客,欲润燥疗恙,制耿饼,收柿霜,可以让人们享用它的日子更久远,而心中对它的那一份情怀也就更悠长。

两则柿饼食疗方

柿霜罗汉果茶

柿霜饼一个,罗汉果一个,胖大海一枚。将柿霜饼切碎,罗汉果敲碎,与胖大海一同放入小碗中,隔水蒸15分钟,取出小碗,加入开水适量,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喝完可续水,至味淡,吃柿霜饼。具有利咽止痛、止咳消肿之效,适用于急慢性咽炎、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

木耳柿霜饼

黑木耳20克,提前泡发;柿霜饼2个,切碎。将泡发好的黑木耳洗净后在开水锅中焯5分钟,出锅后过凉水,沥干放入盘中,加入切好的柿霜饼及少许香油、食盐、陈醋,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对肺热引起的鼻出血或鼻涕带有血丝、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有良效。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