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不佳可导致神经受损,影响痛觉及温度感觉。这种病变因不会带来异常感觉,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风险。近10%的糖尿病患者因周围血管疾病和神经损伤而出现足部溃疡。若忽视出现溃疡或外伤的脚,易增加感染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警惕的足部问题
足癣
足部真菌感染称为足癣。皮肤皲裂、瘙痒、发红程度与病情有关。真菌进入皮肤裂缝造成感染,往往需要抗真菌药物治疗。
趾甲真菌感染
趾甲变厚、变脆、黄棕色是趾甲真菌感染的常见表现,感染部位可出现碎屑。真菌适宜生长在封闭鞋子营造的温暖、潮湿、黑暗的环境。趾甲损伤也会增加趾甲部位真菌感染风险。口服药物是真菌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局部治疗仅对几种真菌感染有效。有时为消除感染区趾甲,手术选择相对必要。
胼胝
胼胝又称老茧,常位于脚底部位,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足部皮肤异常、受力不均、鞋子不适合均会造成胼胝。一般不影响健康生活,可通过增加鞋垫、处方药软化增厚皮肤等。
鸡眼
鸡眼是脚趾间或近脚趾骨区形成的皮肤增厚、纽扣样区域。压力和摩擦可导致鸡眼的形成。应避免非处方鸡眼去除治疗,避免用尖锐物体切割。
水疱
水疱是由皮肤摩擦形成、高出皮肤的疱疹,内含有水液。弄破水疱并非较好选择,因为皮肤覆盖有助于防止感染。保持水疱区清洁,使用抗菌霜或药膏并用绷带覆盖以减少感染风险。
拇囊炎
拇囊炎是一种由非自然撞击或骨骼弯曲所致的拇疾病,在大拇趾关节外侧形成一疼痛、发红、僵硬区。拇囊炎可使大拇趾偏位。拇囊炎可出现于双足且受遗传影响。长时间穿脚趾空间不足的高跟鞋会增加拇囊炎风险。覆盖衬垫或泡沫垫有助于脚趾保护。特殊脚趾分离器和其他设备也可用于保持脚趾对齐。
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破裂会增加细菌进入机体风险,导致感染的发生。保湿皂、护肤液和其他产品有助于皮肤屏障的柔软、完整。
嵌甲
嵌甲因脚趾边缘生长嵌入皮肤得名。嵌甲可引起足部疼痛并极易并发甲沟组织感染。穿较紧或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嵌甲风险。高冲击运动(如跑步和有氧运动)、不修剪脚趾可能会导致嵌甲问题。预防嵌甲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指甲修剪。如果嵌甲严重或出现感染,需要专业的医学治疗。有时需要手术以消除受影响趾甲和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