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养生就是养习惯,寿命68和108的区别就在这儿……

   养生就是养习惯,寿命68和108的区别就在这儿……

  活到68岁的人:每天都坐着   活到68岁的人,喜欢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但对老人来说,长时间不动很容易导致产生静脉血栓。尤其是腿部,更是血栓多发地,腿部的深静脉血栓本身就容易堵住下肢血管让人失去行动能力,更危险的是,久坐后再稍一动弹,栓子就容易松动脱落,然后就像个鱼雷般冲向肺部,造成肺栓塞,此时发生猝死的几率非常高。   活到108岁的人:每天都会动一动   对于老年人而言,平时应多进行一些适宜自身的户外运动。即使有些运动做不了,多走走路也是不错的。英国研究显示,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约1.6公里),患癌死亡风险就能降50%。   睡觉的区别

  活到68岁的人:不过12点不睡觉   医学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以胰腺癌为例,经常熬夜的人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此外,长期熬夜更可怕的危害是身体免疫功能失调,同时身体的免疫能力还会降低,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会找上门来。   活到108岁的人:最晚11点前入睡   世界最长寿老人日本的大川美佐绪在给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留言中说:“吃好睡好,就能长寿”。“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可见好的睡眠对人的健康长寿有多重要。最晚11点前要入睡。   吃饭的区别

  活到68岁的人:天天无肉不欢   很多人养成了顿顿大鱼大肉的习惯,简直无肉不欢,于是身材发胖,高血压、高血脂、各种癌症接踵而至。   研究发现,爱吃肉也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肉类、动物蛋白和脂肪的超量摄入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反而粗茶淡饭的人比较长寿。   活到108岁的人:营养均衡七分饱   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长寿老人来说,肉更像是一种佐料,每周一两次,量很少,他们以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而现代人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血管堵塞都与肉类吃得太多有关!   由于老年人身体消耗少,所需的能量也少,吃饭七分饱即可,太饱也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   心理的区别

  活到68岁的人:多愁善感压力大   一般性格内向敏感的人易思虑过多,对人与事包容度不够,不满和抱怨也相对较多。有些老人总为子女操心。如再遇到婆媳关系不和,与亲家发生矛盾,可能造成老人失眠、焦虑、抑郁,甚至躯体形式障碍。中医认为,病由心生,养身需先养心,心中憋闷,身体自然也好不了,想长寿自然难上加难。   活到108岁的人:心地善良不记仇   全国知名心血管专家洪韶光曾开出一幅“养心八珍汤”,配方如下:1、慈爱心一片2、好肚肠二寸3、正气三分4、宽容四钱5、孝顺常想6、老实适量7、奉献不拘8、回报不求。

  性格的区别   活到68岁的人:全家来伺候,从来不动手   有些老人,身体稍微有点毛病,子女便一哄而上,恨不得将一切代办,虽然孝心可表,值得称赞,却不知道抢走了老人的主动权,这样老人更加没有行动的动力。   老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条件变弱,适当的帮助是有必要的,但若是全权管理,就有点过了,而且也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生活没了动力,寿命自然难长。   活到108岁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长寿老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生活都能自理。让老人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也是他们生活的一种动力,更有利于老人形成一种自信,有益其身心健康。   19个长寿又养生的好习惯

  从小处着手定目标   什么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每天坚持一件事即可。另外也要提醒自己,选择健康的食物和药品。   远离二手烟   如果身边有朋友吸烟,尽量远离,二手烟的危害可一点不亚于一手烟哦!   自然舒食   自然舒食强调多吃蔬菜、水果以及豆类,以粗粮主食为主,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选择好油。自然舒食力求在保证健康的同时,提升口味,长期坚持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远离不健康食物   远离快餐和腐败的甜点吧!这些食物的饱和脂肪酸、糖以及钠元素,对你的心脏和免疫系统都有很大压力,也很容易导致肥胖。   步行   经常散步可以抑制对尼古丁的渴望,散步也能强化心脑血管,提升新陈代谢。   放弃精制面粉   我们平时吃的面粉都是精细加工的产物,事实上纤维素含量较低,选择粗面粉或硬粒小麦面粉,精制食物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选择全麦食品   全麦食物具有3个关键组成部分:外壳(或麸皮)、纤维和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胚芽(生殖发芽并长成的部分)其中富含的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和胚乳都是对人体有效的元素。   跟反式脂肪酸说再见   反式脂肪酸,主要见于饼干、油炸的快餐食品。反式脂肪酸改变身体代谢过程,导致动脉硬化,研究表明,人经常吃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系统老化的速度更快。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阅读包装标签。   跟糖分说拜拜   多余的糖分直接影响你的免疫和动脉系统,甚至你的关节。如何抑制糖的摄入量?不加糖的酸奶和牛奶,自制美食,控制糖的用量。   控制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导致斑块在动脉形成,导致心脏病发作。红肉、全脂乳制品、棕榈油和椰子油等食物中含有饱和脂肪,令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上升。每天摄入最多100g瘦肉为极限。   补充微量元素   维生素D3能够帮助预防感冒,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钙减少严重骨折的风险,镁能够稳定血压;益生菌有助于减少肠易激症状和预防腹泻。   降低吃饭速度   吃得太快,容易导致身体无法反应过来,很容易过度摄入食物。吃饭的时候最好降低速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和消化食物。   控制饮食分量   最好选择减小你平日的餐盘,并且将每日摄取的食物放在一个餐盘内,这样你就能了解自己每天摄入的食物的种类以及分量。   获得好睡眠   睡得少的话,身体就会渴望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果你摄入碳水化合物也只能暂时缓解这一情况,很快又会觉得饥饿,继续摄入碳水化合物。   每天都要感谢   感谢今天吃到的新鲜水果,感谢陌生人的微笑。试着把每天的感谢写下来,积累出来的感激,或许你让你更平静。   摄入含有L-赖氨酸的食物   提供L-赖氨酸以及精氨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高L-精氨酸的食物包括燕麦、花生、腰果、鹰嘴豆和人参。   让心脏跳起来   运动让你身体的感觉更好,定期运动能够让情绪自我控制,释放压力,加快血液循环,一些耐力训练能够帮助改善体力。

  多喝水   补充充足的水分加快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体内废物,防止便秘等问题。如果便秘较为严重,可以每天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柠檬水,帮助软化血管。

  交懂得养生的朋友   多和注重养生的朋友交流,可以学习别人的保养之法,并且在聚餐中,大家会更重视营养和健康,潜移默化中为你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我们学习养生,并不是为了有多长的寿命,而是为了让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能高质量、高品质!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