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曲为半夏的发酵品,长于和胃消食,脾胃不和、食积停滞证宜此。白芥子外用具有发泡作用。半夏、瓜蒌、川贝母、浙贝母不应与乌头、附子类药同服。瓜蒌治疗小结胸病之心下压痛应先煎。
【辨炮制品用药】生半夏毒性大,一般不直接服用。清半夏是以白矾为主要辅料加工成的,长于燥湿化痰,湿痰阻肺证宜此。法半夏是以甘草、石灰为主要辅料加工成的,长于化湿和胃,湿阻中焦证宜此。姜半夏是以生姜、白矾为主要辅料加工成的,长于降逆止呕,呕恶、呃逆宜此。半夏曲为半夏的发酵品,长于和胃消食,脾胃不和、食积停滞证宜此。临床使用半夏,必须明辨其不同炮制品,不可笼统的书写“半夏”,任凭药师给药。
其他止咳平喘药,用于止咳喘宜用蜜炙品,如蜜炙百部、蜜炙紫菀、蜜炙款冬花、蜜炙桑白皮、蜜炙枇杷叶、蜜炙马兜铃等。若作它用,可以生品,如百部生用灭虱杀虫,枇杷叶生用和胃降逆,马兜铃之生品清肠疗痔,桑白皮之生品利水消肿等。生品制品,药性有殊,用需区别。
白果生食能降痰火解酒,消毒杀虫,以浆涂鼻面手足,则去皶疱油腻;熟用经火炮制,气因而不伸,主收涩。生熟性异,亦当辨之。
【合理剂型用药】本类药多作汤剂。白芥子外用具有发泡作用。皂荚研末吹鼻取嚏,可以开窍醒神。川贝母适宜入散剂服用,一则节省药材,二则疗效优于汤剂。百部止咳内服,杀虫宜外用。桑白皮的纤维,古代用作缝合线,《本草新编·卷之四》:“刀刃伤,作线缝之,热鸡血涂合即愈”,颇有参考价值。洋金花适宜作卷烟剂吸入。
【合理配伍用药】临床报道,瓜蒌配红花能解毒疗疮,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有良效。其法为:瓜蒌100g,红花10g。水煎两遍,共取汁300~500mL,分2~3次服完,日1剂,临床报道54例,一般2剂痛缓。若再加入虫类药如蜈蚣、全蝎更佳。他如桔梗配甘草治疗咽部疾患效优,俗谓“甘草桔梗,专治喉咙。”
不合理的配伍需避之,如半夏、瓜蒌、川贝母、浙贝母不应与乌头、附子类药同服,海藻不可与甘草共进等。
【合理用法用药】白芥子味辛,煎汤不可太熟,熟则力减。旋覆花入汤剂需包煎。瓜蒌用于治疗胸痹病宜后下,治疗小结胸病之心下压痛应先煎。苦杏仁止咳平喘入汤剂宜后下,《验方新编·卷三》:“将杏仁一两,捣烂如泥,分为三服。每服内加冰糖三钱,共入盖碗,用滚水冲入,盖片刻,俟温,连仁末服下。早、晚各一次,数服而愈。秋燥热咳更妙。若用杏仁煎服则不效。”
款冬花治疗咳喘可以燃烟吸入,《续名医类案·卷十五·咳嗽》:“崔某疗久嗽熏法,每旦取款冬花如鸡子大,少许蜜,拌花使润,约一升,铁器铛中,又用一瓦碗,钻一孔,内安小竹筒,或笔管亦得,其筒少长,置碗铛相合及插筒处,皆面糊涂之,勿令泄气,铛下着炭火,少时款冬烟自竹管出,以口含筒,吸取咽之,如胸中稍闷,须举头,即指头捻竹筒头,勿令漏烟出气,及烟尽止,凡是五日一为之,至六日则饱食羊肉馄饨一顿,永瘥。”这种方法治疗久嗽,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古谓“永瘥”,可供临床参考。
【合理用量用药】本类药的半夏,吴鞠通谓其“一两降逆,二两安眠”,但病性属于寒饮者方宜。苦杏仁有毒,有毒成分为苦杏仁苷中的氢氰酸,每克杏仁所含苦杏仁苷能分解产生2.5mg氢氰酸,氢氰酸的成人致死量为60mg,故临床使用苦杏仁不宜超过22g,《药典》用量为4.5~9g。
杏仁轻煎,氢氰酸溶出量少,故宜后下。白果亦有毒,不可多食,《药典》规定4.5~9g,《本草纲目·第三十一卷》:“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颅胀昏顿,……食满千粒者死。又云,昔有饥者,同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也。”故白果作为食品,不可过食。洋金花大毒,入丸散剂每日0.3~0.6g,卷烟吸入每日不超过1.5g。
【防止不良反应】半夏、天南星、青礞石、皂刺等药禁用于孕妇,以防堕胎。半夏性燥,肺燥者误服,悔不可追。天南星更烈于半夏,阴虚燥痰大忌。杏仁不宜服用双仁者,双仁有毒。马兜铃汤剂多服则吐,肺虚者不宜。瓜蒌仁滑肠,脾虚泄泻勿投。昆布性雄,多服令人瘦削。旋覆花为走散之药,虚人慎服。皂荚性猛,稍涉虚则勿进。皂刺大量服用,易致呕吐。服用黄药子可出现恶心呕吐、肝脏毒性等。桑白皮、葶苈子力猛性寒,肺虚无火、风寒咳嗽勿服。青礞石体重沉坠,气弱血虚者大忌。洋金花大量服用,可致皮肤潮红、口干、心率加快、瞳孔散大、烦躁,甚则谵妄、二便失禁等,用时宜慎。
【参考现代研究用药】半夏能镇咳、祛痰、镇吐,抗早孕。天南星能抗惊厥、镇静。白芥子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可致充血、发泡,皮肤过敏者慎用。桔梗有较强祛痰作用,桔梗皂苷能溶血。川贝母能镇咳祛痰。浙贝母能镇咳、抗炎。瓜蒌有纠正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并能致泻。海藻、昆布、黄药子可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昆布、黄药子还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杏仁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咳嗽中枢而起镇咳平喘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百部有中枢性镇咳作用。马兜铃有温和降压作用。桑白皮利尿,可增加尿量。葶苈子有强心及广谱抗菌活性。银杏叶能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促进脑血流和改善脑代谢。临床用药,应参考现代药理研究,从而提高疗效。
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由痰作祟,化痰可以治百病与怪病,故临床医生需要认真研究化痰药的合理应用。咳与喘,常见而多发,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故止咳平喘药同样需要探究其合理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