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秋季感冒治疗需远离3误区 正确防治感冒3方法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凉爽的天气却有很多人感冒,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有些人治疗了很长时间都没好,拖拖拉拉的等个半个月还没痊愈,这个时候你就要看看是否犯了下面的治疗误区,怎么样去对抗感冒是正确的?

  秋

  秋季感冒治疗需远离3个误区

  1、感冒算啥,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一旦感冒,即刻意的进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运动来缓解,这就是运动疗法,其实不然。这种做法有时适得其反,加大运动量治疗感冒会增加体能消耗,使身体抗病能力减弱,有可能会加重感冒的病情,延长了治疗的时间。

  2、感冒是受凉引起,盖个厚被子捂出汗就没事了。有些人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内积寒气引起,主张捂汗治疗,让病人喝热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体,直至捂出一身汗。这种做法不一定适应病情,病人出汗过多,容易发生脱水症状,也可能因身体内部电解质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状。

  3、感冒期间不想吃东西,没啥胃口,所以少吃点东西感冒就早点好。就应该少食,这种观点欠妥。感冒时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分泌减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此时应该吃一点稀饭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应与平时食量大致相当,不能相差太多。

  秋季容易出现燥咳,主要是因为湿度过低,影响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湿度而引起炎症或干燥所致。应该多注意饮水、补水,最好喝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更要少饮酒,否则会让呼吸道更“干燥”。同时,可以多吃滋阴润燥的水果,比如甘蔗、梨、苹果、葡萄、等,这些水果含有丰富的汁液,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及营养,具有很好的润燥作用。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稍有疏忽,可能会因此引发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所以大家在自行用药和调理时也要引起重视,避免用药误区。

  秋

  3个办法让你拥有不感冒的秋天

  寒露脚不露

  “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因为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练“弹指功”提阳气

  很多朋友冬天怕冷,容易手脚冰凉,如果在寒露之后开始练练“弹指功”,可以让这些状况会得到改善。

  “弹指功”非常简单,可以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当然,可以不必局限于一百次这个数目,次数越多越好,有空就弹弹。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寒露之后,人体的气血开始流注心包经,所以常弹中指,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也就不容易手脚冰凉、畏寒了。

  适当食补不能少

  寒露后也可以适当食补,这里推荐一道菜,即山药胡萝卜炖羊肉,这道汤具有补体健肾,提升元气的作用。怕吃羊肉上火的朋友,可以配着喝些菊花茶,菊花是清热去火的,还可以润肺补肾。

  如果不喜欢吃羊肉,可大椎穴以喝五豆粥,即用小米配上红、黄、黑、绿、蚕豆五种豆子,熬粥喝,它能调和五脏,濡养肠胃,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为了增强进补的效果,闲暇还可以多敲敲足三里,以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