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冠心病的中医的论治

  冠心病的治疗上,以心脉瘀阻最常见。《内经》中有“心痹者,脉不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气血失调是冠心病主要病机,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朱丹溪言:“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理论,中医治疗胸痹心痛有气滞者,注重理气活血通络法的临床应用。常用血府逐瘀汤加降香、苏梗、木香、丝瓜络等。《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宣痹通阳为主。临床症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心悸,胸闷气短,舌苔白,脉沉细。治以辛温通阳,宣痹散寒,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味。《世医得效方·心痛门》提出了用苏合香丸芳香温通的方法“治卒暴心痛”。

  现代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归纳为劳逸不当,或七情内伤,恣食肥甘厚味之品。但这些因素为发病之标,根本在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是根本。正气虚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之虚,而冠心病主要是因心阳亏虚,心阴受损,致“心痹者,脉不通”,痰瘀痹阻心络而发病。因此,对冠心病治疗的原则还以益气扶阳为主,辅以流通气血、活血化瘀。五脏兼顾整体调养,培补人体阳气即元气,使人体阴阳平衡,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又增强了体质。

  1.通阳散结,宽胸豁痰。中医辨证属痰浊阻塞证。症见心胸闷塞、疼痛时作、阴天加重、痰多,或白痰或黄痰,呼吸不畅、形体肥胖,舌苔白腻或水滑或黄腻,脉滑。治以通阳散结、宽胸豁痰。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全瓜蒌15g,薤白10g,制半夏15g,白酒适量。痰饮为主或兼寒者可酌加桂枝、干姜、茯苓、白术、白蔻仁、细辛等;痰郁而化热者酌加黄连、制胆星、枳实、竹茹、陈皮、郁金等。

  2.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中医辨证属气滞血郁证。症见胸闷、气短、心悸,疼痛较剧、心痛阵作、痛有定处,可因暴怒而致心痛,痛剧则可见肢冷唇青,或痛引肩背甚则心痛彻背,伴心悸、怔忡,舌质暗红或紫暗,瘀点或舌下静脉青紫,脉弦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黄,15g,川芎5g,牛膝10g,赤芍5g,桔梗6g,柴胡6g,枳壳10g,丹参15g,甘草5g。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