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一般所熟知的气功,自发功不拘束于练习固定招式动作,只要身心放松、平静下来,当身体进入气功态以后,就会随着体内的气流气冲病灶,自动做出种种动作,这样的气功就是「自发功」。只要是活的人就有气,有气才会有活力。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磁」如果磁变质或消失,生命就将受到威胁。我们的气就带有气磁,人就是一个磁场结构。从气功的角度来说,人体的健康,除了要培养气的强度外,还要使人体的气场有一个非常均匀的分布,要改善磁的质和量在人体内的分布状况,就是要使身体中的气达到气漫周身的境界。
地球的地气是重磁,它的速度缓慢,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体内的气磁也必须与外界环境的磁速产生同步状态,人体的磁场才会分布均匀,也才有均匀的推动能力,这样身体才能保持健康。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气磁由重磁变成低重磁,磁速就会更缓慢下来,有时产生液化,或是固化作用,进而产生退化状况,病态就会出现。一个人如果气磁的速度强而快,身体就会健康,否则只有通过气功的修炼才能加强磁速了。
元气就是人体的气磁,也就是人体的静电磁,到达头部就变成生物电,通过思想产生生物电波,丹田的元气需要固本作用固化磁场;丹田本位也就是固化磁场的能量储藏库。电波经过丹田,配合思想运作而产生能量与磁,这也是我们以更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气功与人体的关系。了解人体磁场的特性后,对气功的导引与启动有很大的帮助。
自发功的特色:
◇是人的本能:自发功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拥有的本能。只要愿意尝试,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发挥这种生命原有的本能。进入气功态练自发功。
◇练功方式最自然、最简单:进入气功态之后,完全顺其自然,任由内气带动就行了。你只是让身体完全顺着气而动,气要带着怎么动,就随它去动。就这么简单!不必刻意学、不必记任何招式。在气的带动下,自然就会做出千百种招式与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内气带动而做出来的,其原理在于气冲病灶,身体哪里有淤堵,内气就会冲淤堵部位,每个人身体病灶不同,出现的动作反应也就不同。
练功三原则:松、静、自然
练习气功前必须掌握松、静、自然,三个基本原则,才有可能出现气功现象或称气功态。闭上眼睛,身心保持松、静、自然,(多作练习)几分钟之内就可降低脑波频率,也可引发「气功态」出现,「气功态」是练气功时气机发动稳定后的状态称之「气功态」。
「气功态」是一种内气系统(人体内的电磁振荡系统─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磁场),一种内气运行的特殊状态,此时内气的运行量激增,生理活性提高,因此可以强身、怯病、保健、养颜美容、减重。
进入气功态后,内气在经脉中加强运行,产生一股内力,由内而外带动身体配合功法产生各种高深的气功动作。这就是气功动功与静坐气功的成因。
松就是全身放松,静就是思想安静,自然是指意念、姿势与呼吸都要很自然;炼功前,先调息一下呼吸,以缓慢细长的呼吸方式,来促使身体四肢的放松,感觉周身如棉絮一样柔和。切记!千万不可将全身紧绷或眉头深锁,且胸部不可有紧迫感而造成胸闷现象。全身放松的定义在于:不(有意)耸肩、不(有意)挺胸、不(有意)收腹、不用任何勉强的姿势来维持外观。另外思想意识、精神状态的放松也是必备的。头正颈直,身体自然下垂,舌尖上卷轻抵下颚,让脑子安静平和下来,彻底放松;人体放松后,能量的消耗量自然减少,全身储备能量状态增强,有利于机体功能的调整与修复,从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松静为主:「松」,是全身各个部分的放松;「静」,是大脑的安静,所以亦可以说松是达到静的一种手段。松在初练功时不易达到完善地步,练功稍久就可以掌握,重要的是松必须任其自然,切不可强性进求,否则就不利于练功。静是将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在一点,练功时必须有这一点念头,如无念头就是睡熟了。但一有二个念头在矛盾,那就是紧张,所以除了练功这一念头,不应有任何杂念。
意气结合:这是意识和呼吸的配合,练功时气要柔和自然,所谓「绵绵若存」,意要专一,却又不能用力而过于注意,应在有意无意之间。初练气功以为是练呼吸,一味着意于延长呼吸,这就违反了意气结合的原则,因为最重要的是气要意来领导,能以柔和的呼吸随着专一的意识悠悠地前进,呼吸自然会深长。
「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精神内守」实际上就是内功锻炼的特点。一般人在练功中经常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精神内守的状态,于是内部抵抗力就会逐渐增强,久病逐渐减轻。经过相当时期后,健康就可以恢复,局部病灶也可以痊愈。因此,气功疗法可以说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整体疗法。它是通过全身健康情况的改善,达到另类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