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寒湿的危害

  寒湿音读hánshī。也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特别是那些冬天都喜欢穿及膝裙子的女生,尤其容易受寒湿的侵袭。)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多余的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造成经络运行瘀堵,因而影响健康。

  寒湿的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

  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寒湿进入体内的渠道

  1、颈肩部

  艾灸大椎穴,能减轻肩颈酸痛,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等症状

  2、腹部

  艾灸神阙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改善月经不调、小腹疼痛等症状

  3、腰部

  艾灸命门穴,改善腰酸背痛、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4、脚部

  艾灸涌泉穴,改善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阴滞气的疾动,妨碍脾的运化,所以祛除湿邪刻不容缓。每天坚持温灸与泡脚,少食冰冷的食物或饮料,能逐渐改变身体的状态。祛湿之后,以黄芪+党参+枸杞进行补气,以气推进血液流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