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变化的,正如中医常说的“春夏养阳”。
由于夏季气温高,是许多植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然气温较高,人体的阳气向外发散较多。
我们很多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就属心阳不通或肾阳不足。所以,夏季到了,一些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要适当让阳气不要外泄过多,以顾护人体的阳气为主,然顾护阳气首要健脾化湿。
因而,夏季养生当在健脾祛湿的基础上才能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健脾:去除体内湿气,轻松过夏天
脾在正常情况下就旺于四季,且蕴藏在肝、心、肺、肾四脉之中。从人体生理角度来说,生命活动的维持、心肺肝肾四脏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均有赖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充养和滋润,因此提出“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即四时之中皆有脾胃之气。
夏季雨水较多,湿气很重,最容易发生“湿”困脾胃的现象。加之暑热,人们特别容易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皮肤出现湿疹或皮疹,甚至会出现肠胃炎。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在夏季不妨多吃些具有祛湿、健脾功效的食物,去除体内湿气,轻松过夏天。
推荐的夏季养生策略是:
乌陈饮
可用乌梅3-5枚、陈皮6-8克泡水代茶饮,养阴生津,如果血脂高、身材偏胖可以适当的加点山楂6-8克,效果显著。
此外白扁豆、山楂、山药、冬瓜、薏仁、芡实等食物亦具有健脾开胃祛湿的功效。
养阳:夏季养生要点在于温补阳气、养心
由于夏季的阳气旺盛且易外越,故凡有损于阳气的生活习惯都应该避免。
根据“四时皆有土”养生观,夏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健脾养心,在于精神调摄,保持愉悦而稳定的情绪,勿要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产生病象。七情过激皆可伤心,也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这个意义上,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夏季益气养心的方法是:
用红花(藏红花)3-5克、西洋参3-5克泡水代茶饮,尤其是对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可起到或许益气养心之效。
日常还可食用红枣、葡萄、樱桃、红豆、芡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