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药不能停,今天你吃药了吗?

  山药、枸杞子、芝麻、大枣、小麦、葱、姜、蒜、韭菜、鸭肉、牛肉、羊肉、鲤鱼、海参、橘子、龙眼、核桃、栗子……

  你家的餐桌或者零食柜上是不是经常有这些食物呢?

  如果告诉你这些都是药,你信不信?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可见“药食同源”早已辨明。

  民以食为天,“吃”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保健养生的学问。药食两用功效兼而有之的名单有84种之多,日常生活中如何食用这些药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五谷为养

  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人吃五谷杂粮,也就是说“食常杂”,能够达到合理、健康之目的。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坚持膳食的营养平衡和合理搭配,并持之以恒,是养生之道。因现代的米面,过于精制,因此“五谷”选择当中,应以豆类,薯类以及其他杂粮为主,辅以谷类为辅。

  五果为助

  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在日常饮食中,“五果”尽可能选择以当季为主,可以作为二餐之间的点心或零食。

  五畜为益

  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中医常说吃四只脚的,不如吃两只脚的;吃两只脚的,不能吃没有脚的。鱼就属于没有脚的一类,几乎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

  也就是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在日常饮食中,“五菜”尽可能选择以当季为主。

  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前者依据食物被人吃后引起的反应而定;后者主要是根据食物本来滋味而划分的。讲究食物的气味(性味)和功能,又是中医饮食疗法的基础。熟练地驾驭饮食疗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某些食物,既能祛病,又能健身、长寿。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干金方》中所说:“凡欲治疗,施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寒性、凉性食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之功,适于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粳米、小米、绿豆、赤小豆、豆腐、豆浆、西瓜、梨、柑、柿、甘蔗、鸭肉、兔肉、猪肉、蟹、甲鱼、田鸡、蜂蜜、竹笋、苦瓜、黄瓜、白菜、蕹菜、萝卜、蕃茄、菠菜、荸荠等。温性、热性食物大多能温中、散寒和助阳,适于体质虚寒者或冬令季节食用,如面粉、糯米、豆油、酒、醋、大枣、荔枝、红糖、羊肉、牛肉、狗肉、虾、鸡、鲫鱼、鲢鱼、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此外,食性平和的食物又可列为平性,健康者可长年食用,如黄豆、黑豆、蕃薯、马铃薯、南瓜、莲子、葡萄、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白糖、鸡蛋、鲤鱼、黑鱼等。

  食物之五味既能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嗜好,又有不同的功效。辛味食物如生姜、辣椒等,大多含有挥发油,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但过食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甘味食物如白糖、大米等,宣含糖类,有滋补、缓和之力,过食则壅塞郁气。酸味食物如青梅、柠檬等,含有有机酸,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多含有生物碱、甙类、苦味质等物,有燥湿、泻下之益,但食多则骨重。咸味食物如食盐、紫菜等,钠盐较多,有软坚、润下之功,但多食则血凝。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食物往往同时具有多种味道,而食物的性与味又关系密切,且烹任方法的不同可使食物之性味发生改变。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