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天气逐渐进入桑拿模式,闷热,湿度大,给人带来了无限烦恼。大家都知道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散热方式,从而调节体温。但当空气湿度很高时,人体出汗后就不能很好的蒸发,也就不能达到这一作用。所以夏天,人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即使温度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么高,你已经感觉很难受,甚至中暑。这也是中医说的外湿的一种。外界的湿度增加,是个很常见的致病因素。《中医湿病证治学》一书中指出: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可见,水液代谢失常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和广泛性。
中医教你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
体内有湿气的典型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中医专家警告: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湿气存留,7大部位最受伤
中医讲,湿气是“万恶之源”,遇寒成湿寒,预热为湿热,遇风则化为风湿,这三种“湿”入侵人体,易导致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等多个部位的问题。
消化道:影响食欲,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壁。
泌尿系统:体内湿气重,细菌滋生,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皮肤:湿气过大会刺激皮肤大力散热,负担加重,免疫力随之降低。因此,痤疮、皮炎、湿疹、癣都会不请自来。
关节:湿气入侵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固定。
头部:湿气入侵头部,则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裹。
胸腹部:湿气滞留胸腹部,则出现胸闷、胃胀。
下肢:湿气往下走,可出现下肢水肿、交期等症状。
不同等级的湿邪治疗方法各不同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艾灸取穴:风池、足三里、血海、曲池、肺俞。
连续灸7次以上效果明显。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艾灸取穴: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显。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艾灸取穴:
肩周炎:肩髃穴、肩髎穴、肩井穴、压痛点、天宗穴;
颈椎病:颈四椎旁、大椎、肩中俞、中渚;
老寒腿:血海、阳陵泉、悬钟、压痛点。
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显。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睥胃、肺)
冬病夏治,养生最佳的季节是夏季,错过一夏,再等一年。
艾灸取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气海等。
艾灸60天以上效果明显。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
症状:肿瘤,切了又长,反复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