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很多是大肚子,即便不胖,小肚肚也是鼓鼓的,而且稍微一不舒服,小脸就发黄,严重的可以“面黄肌瘦”,为什么会又黄又瘦?这和孩子的“脾虚”体质有关系,作为“后天之本”的脾,在婴幼儿时期,是处于虚弱状态的。
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脾气虚的时候,腹肌无力,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约束内脏,肚子因此鼓出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吃饭了,特别是吃五谷了,五谷是食物中可以养脾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把“五谷为养”放在所有食物的第一位,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脾气因此逐渐强壮,腹肌也有了约束力量,小肚子就缩了回去。
幼小的孩子因为脾虚而致的肌肉无力,也体现在胃肠道上,孩子的胃肠道消化、蠕动力量都远不及成年人,如果你让它承受你希望孩子吸收的过多营养,是一定要把它们累坏的,先是消化不良,食积,之后是感冒发烧不断,并因此影响生长,这也是中国孩子生病的最常见规律。
中医的“脾”对应的颜色是黄色,面色发黄,而且毫无光泽的黄,都是脾虚的症状,也是感冒发烧的预兆。而这个黄脸色,多在吃多了,吃得太好了之后发生,因为吃进去的食物超过孩子胃肠能消化的限度,营养就变成了累赘,用中医的话讲就是“食积”甚至“痰湿”了,后者停在体内,就可以诱发呼吸道疾病。
从现代医学角分析的话,孩子免疫功能的一部分,来自肠系膜的淋巴结,如果孩子的胃肠道总是处于过饱,甚至雍滞状态,这里的淋巴功能就要受影响,进而影响免疫力,所以,孩子吃多了之后很容易感冒发烧,原因就在这里。
相反,我们看很多影视,包括听老辈人讲,过去生活贫瘠,婴儿没有母乳,靠喝小米汤等中国的“代乳品”也慢慢长大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奇迹?因为那是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虽然里面的绝对营养成分确实不够,但因为适合孩子的胃肠功能,孩子的脾胃可以接受,所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其中的营养,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比一种营养含量看似很高,但不适合孩子吸收的食物,孩子最终吸收的还要多。
虽然那样的日子不值得留恋,但其中的道理可以借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带宝宝有个延续至今而且与西方人不同的古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个“饥”不是简单的饥饿,而是选择适合孩子体质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带给孩子胃肠的额外负担,避免喂养过程中的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