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痰声俱有是咳嗽。咳嗽主要病位在肺,但是机体各部位之疾病都能影响到肺而成咳嗽。正如《素问·咳论篇》所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归纳起来,咳嗽一证不外由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而生。
外感咳嗽
(一)疏散风寒,肃降止咳
感受风寒,头痛鼻塞,发热恶寒,咽痒作咳,痰多稀薄,一身无力,舌苔薄白,脉浮略紧。用疏散风寒,肃降止咳法。
苏叶6g、苏子10g、前胡6g、杏仁10g、百部10g、紫菀6g、陈皮10g、炒牛蒡子5g
加减法:若风寒较重,体痛脉紧,舌苔滑白且润,加麻黄3g、桂枝6g。若素体阳虚,湿邪中阻,脉濡胸闷,方中加用干姜3g、细辛1.5g、茯苓20g,以化其痰湿。若年老体弱,脉沉细弱者,可加党参3~6g以补肺气而解风寒。
(二)疏散风热,兼以止咳
风热致咳,烦热口渴,咽红干疼,小溲黄赤,大便干结,舌红痰稠,脉象滑数。用疏散风热兼以止咳法。
桑叶10g、前胡6g、浙贝母10g、黄芩12g、薄荷1g(后下)、芦茅根各30g
加减法:风热初起,似有恶寒时,可加炒山栀5g、苦桔梗6g。风热加重,咽红肿痛,脉象滑数有力,可加生石膏15g(先煎)、瓜蒌30g、大青叶20g、连翘10g。风热化火,咳嗽痰稠黏者,方中去桑叶、薄荷,加知母6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黛蛤散10g(布包)。火热化燥,干咳痰中带血者,加沙参10g、麦冬10g、生海石15g、竹沥30g(冲)。
(三)泄火清金以定其咳,甘寒增液兼缓其燥
风热化火,呛咳咽干,痰黄稠黏,甚则痰中带红,口渴思饮,舌绛干裂,脉象滑数。宜用泄火清金法。
苏叶苏子各3g、生石膏15g(先煎)、杏仁10g、黄芩12g、麦冬12g、瓜蒌仁30g、芦根30g、知母6g
加减法:若热盛阴伤,咳损肺络而见红者,加凉血育阴之品。如:茅根20g、小蓟10g、蒲黄10g、丹皮10g、赤芍10g、生地15g。若热势重而化燥者,必当加入甘寒增液之品,以润其燥。加瓜蒌仁30g、郁李仁10g、火麻仁10g、杏桃仁各10g。
内伤咳嗽
(四)甘寒育阴以折邪热,清燥救肺而止咳嗽
素体阴虚,或内热日久,肺阴受灼,干咳连声,痰不易咯,口鼻发干,舌红苔干略黄,脉象细小沉数。用甘寒育阴润燥方法。
沙参20g、天麦冬各10g、生石膏15g(先煎)、杏仁10g、炙杷叶12g、生海石12g、黛蛤散12g(布包)、梨皮2个、川贝母3g(研细末冲)
加减法:若燥热阴伤,火势甚重者,加花粉10g、知母6g、瓜蒌皮20g、阿胶10g(烊化)。若阴虚早期,可用养血药为主,如白芍、旱莲草、女贞子、生地黄、首乌藤等。
(五)养阴润燥以止咳嗽,扶羸增液兼退骨蒸
肺阴不足,咳嗽时间较久,两颧发红,干咳少痰或带有血渍,喉干嘶哑,形体削瘦,夜间口干,五心烦热,烦躁梦多,舌红且干,脉象细弦小数。用养阴润肺法。
银柴胡6g、白芍12g、炙鳖甲20g(先煎)、地骨皮12g、川贝母10g、沙参12g、天麦冬各10g、知母6g
银柴胡一般用鳖血拌。阴虚内热较重时,可加青蒿梗6g、生地黄20g。
《内经》指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此时,患者已精血大亏,但只用药物治疗不够,必须加强营养,补以高蛋白食物,并宜坚持晨起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六)养肺阴,清虚热,肃降止咳;滋肝阴,调木郁,从本治疗
血虚木郁已久,阴分早伤。阴虚阳必亢,亢则化火灼阴。心烦,干咳无痰,舌红便干,脉多细弦数。此属内热阴伤,必须清虚热以养肺阴,滋肝阴而调木郁。
前胡6g、柴胡6g、沙参12g、生石膏12g(先煎)、花粉12g、川贝10g、白芍12g、石斛12g、知母6g
加减法:若木郁较重,大便干结,夜梦纷纭,舌绛起刺,必当先泄肝热,加川楝子10g、蝉衣3g、僵蚕10g、芦荟3g、黛蛤散6g(包)。俟肝热减,大便通,夜寐安,再行前法。
(七)补肺气而益其中,纳肾气以定其喘
肺气不足,脾气也虚,肾不纳气,金水不能相生,短气乏力,中脘堵满,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胖边有齿痕,滑润液多,脉象虚微。此肺肾两虚之证,用补中益气汤加都气丸二方化裁治之。
炙黄芪12g、党参12g、白术12g、陈皮6g、半夏曲12g、柴胡6g、生牡蛎15g(先煎)、诃子肉15g、五味子10g、钟乳石12g
本病最畏挟有新感,往往新感与痼疾同病,比较复杂。治疗必须表里两顾方可。
加减法:若属肾气虚为主,熟地、仙茅、仙灵脾等药可用。酸甘温的药物,如枸杞子、山萸肉等亦可酌用。古人有用芡实、蛤蚧粉等味者。也可考虑用鹿胎膏、金樱子膏、紫河车粉等。
(八)温阳以化其水饮,运脾则肺肾得安,喘咳自愈
脾主运化,肺主布津。脾阳不运,则肺阳虚弱,水湿内停,气机升降失灵,以致水饮不能气化,上犯于肺、或为饮邪。本病特征:病程长,朝暮重,面多光亮,四肢见浮肿,痰稀白,咳嗽气呛如水鸡声,有憎寒、舌胖润、苔白滑,脉沉细。可用温寒化饮方法,如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
干姜6g、桂枝6g、麻黄3g、白芍10g、细辛3g、甘草8g、半夏15g、五味子10g、茯苓15g、生牡蛎20g(先煎)
临床上我们常用此方,但必须有水饮见证。其鉴别关键在于舌、脉、面色、咳呛等方面。若初起有热象,而见口干渴者,可加生石膏之类。若正气不足者,可酌加甘温益气之品。若肝热而见痰黏时,可加蛇胆陈皮末1~2支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