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个家长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孩子生病,其中尤其是发烧。当看到孩子娇嫩的小脸蛋变的红扑扑时,额头摸起来热热时,大脑第一反应是“孩子发烧了?”“孩子发烧怎么办?”
小儿发烧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体温是反映孩子身体健康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了解如何判断孩子有无发烧,同时还要了解孩子体温的特点及测量方法。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确定孩子发烧后非常焦急,到医院后主动要求给患儿挂盐水。觉得只有输液吊盐水热度才能迅速退下来,病能快得快一点,且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孩子发烧需要输液吗?
“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用药原则。因此,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发烧时,一定要冷静对待,此时你的焦急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会让你做出错误的解决。其实,孩子发生后是否需要补液要视病情而定,因为静脉补液并非最好的选择。
一般无细菌感染时不需要静脉点滴抗生素,留观补液会增加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因为,静脉补液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有效,对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大多是无效的。最重要的一点,静脉输液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尽管很多医院门诊的医生都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挂水,但很多家长还是会要求医生给孩子打一针退热针,似乎只有快速退烧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殊不知,退热针成分为安乃近,副作用大,打一针只能退热约3个小时,不建议孩子多打退热针。
专家提醒:家长在带发烧孩子尤其有高热惊厥史患儿看病时,家长应随身携带退热药并及时给孩子服用。一次就诊后,孩子的高烧还没退,家长心里更加着急,以为孩子的病情加重了,于是家中的药还没吃完,又去医院看病开药。其实初诊时医生通常给孩子开足三天的药,每天跑医院耗时费力,长达3-4个小时的候诊时间往往让家长筋疲力尽,也不利于患儿的休息和病情康复。如果孩子高热惊厥、精神状态差、咳嗽加重、气急、喷射性呕吐、腹痛,孩子三天高热不退病情加重才需要到医院复诊。
发烧超过38.5℃时如何退烧?该如何处理?
生活中,一些家庭中的孩子发烧在家养病期间,有些老人喜欢将孩子裹着严严实实的,觉得发发汗孩子烧就退了。其实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易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建议适当减少穿衣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如遇高温天气建议开空调,室温不宜过低,宜保持在28℃左右,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另外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等。同时,孩子发烧期间不要反复使用退烧药,当孩子体温低于口表38.5℃或肛表39℃时,可以不用退热药,宜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
温水擦浴水温在32到36摄氏度左右,通过刺激血管促进热的发散。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擦浴后要立即用大毛巾为孩子擦干,避免受凉。
酒精擦浴建议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使用酒精擦浴降温。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到50%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但不建议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因为酒精对皮肤的刺激较大。
头部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或用冰袋敷在孩子的前额部,每5到10分钟更换一次。
大多数孩子的发烧多数是由于感冒引起的,而采取输液这种方式来退烧,太过于“猛烈”对于孩子小小的身体来说,伤害也是很大的。因此,此时家长最主要的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精神很好,且胃口佳,那就不需要过度担心,可采有物理治疗进行降温,配合一些口服药,多喝水、多休息,是可以缓解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