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是正儿八经的禅修,仅仅去寺庙感受佛学圣地的氛围,也许就能让人暂时放下包袱、回复真我。聆听佛教文化讲座时,看一眼窗外的风景,感受的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或临窗品茶,与法师轻声交谈,在禅院里抄写《观音菩萨普门品》。任意地让时间流走,慢慢地,也许,闲寂、自然、幽雅、朴素的人生境界,不经意之间就达到了。你会发觉,心平了,气静了,身体内充盈着元气。
如何打坐?
初学打坐:须浓铺茵褥,使身不苦,解宽衣带,使气不滞,塞充垂帘,正身端坐,耳对肩,眼对鼻,鼻对脐,坐毋倾侧,毋倚靠,要安舒,要自然。息不可粗,不可促,不可闭∶不可抑,出入往来,务令绵绵。不可着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若能如此,自然四大轻爽,即安乐法门也。然打坐最是难事,若内无静定工夫,不免束心太急,致生狂疾,如何坐得安稳.
一个坐垫,就可以进入另一个安宁的世界。自古以来,打坐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养生法门,因为打坐配合调息,可以摒弃生活中的浮躁之气,达到明心见性的根本,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
刚开始打坐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简易坐,它是一种舒适安逸的坐姿。弯右小腿,把右腿放在左大腿根部,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脚之下,可以把双手放在两个膝盖上,拇指相对,眼睛不要睁太开,也不要太闭,目光注视鼻端,端身正坐,两肩齐平,头不低、不昂、不歪;鼻和肚脐成直线,嘴唇与牙齿合拢,舌尖顶上颚。
中医专家建议,打坐时配合调节气息养生效果更佳。如果电脑族在休息的时候打坐,再配合调息,只需要10分钟,就会感觉头脑清爽、经络通畅。需要注意的是,打坐时最好在膝盖上盖条薄毛毯,以预防关节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