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乳腺增生的三大典型症状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是非常高的,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乳腺增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乳腺增生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乳腺增生的症状及预防策略!

  乳腺增生究竟是什么

  乳腺增生是妇女如常见的乳腺疾病。本病的命名学很混乱,又名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以往曾称为慢性囊性乳腺炎,实际上本病无炎症性改变,因而不宜应用。本病的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故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

  乳腺增生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经前有乳房胀痛、有时疼痛会波及肩背部,经后乳房疼痛逐渐自行缓解,仅能触到乳腺有些增厚,无明显结节,这些是生理性改变,不是病,也不需要治疗,属于生理性的增生。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

  乳腺增生的三个症状解读

  1、乳房疼痛

  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的症状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

  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

  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同时有的患者还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生活中预防乳腺增生有啥方法

  好心情:

  没错,乳腺增生最怕的就是你心情好!因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会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睡觉规律:

  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团结的力量大,各种激素协同合作自然能打败乳腺增生。

  和谐性生活:

  和谐的性生活首先能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当然,性爱也会刺激雌激素分泌,不过在孕激素的监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丰胸,没有机会使乳腺增生。另外,性高潮刺激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房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

  妊娠、哺乳:

  妊娠、哺乳是打击乳腺增生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增生。

  调理月经:

  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乳腺增生,通过调理内分泌调理月经,同时也能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低脂高纤饮食:

  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还有,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增生。

  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乳腺就会在其它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出现或加重增生。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如果不注意调养的话,甚至有致癌的风险,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预防乳腺增生的方法,希望给女性带来帮助。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