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历来被称为政治家、军事家,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公正、廉明的作风,受到历代的一致好评。在现代也非常需要向诸葛亮这样的治国人才。
其中,《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其的评价引起了后代的许多争论。陈寿在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为人、执政、治军的能力后,称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如此一来,诸葛亮是否还能称为军事家呢?本文根据历史的真实情况就此作一分析。
一、诸葛亮指挥的主要战役
诸葛亮一生所亲自指挥的主要战役均发生在刘备去世后(公元223年),主要有:
1、 诸葛亮南征战役
2、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祁山)
3、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战役(陈仓)
4、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战役(武都、阴平)
5、 诸葛亮反击魏第一次攻蜀战役(汉中-陇右)
6、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战役(祁山)
7、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战役(五丈原)
在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基本上负责一些外交游说、行政治理、参谋和战略方针方面的工作,从未指挥大兵团进行作战。而在刘备去世后,直到诸葛亮去世,蜀国的主要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由其亲自指挥的。
应该说刘备的识人能力在三国时代与曹操、孙权并列第一,马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终刘备一生,没有派诸葛亮指挥过一次重要战役,应该说,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指挥作战水平是在自己、庞统和法正之下的。而后来将兵权交给诸葛亮也是因为前三名都不在了的缘故。在指挥作战水平的水平上,诸葛亮可能与魏延不相上下,这也是魏延一直感叹自己的才能无处发挥的缘故吧。
刘备在汉中称王时,尚书、尚书令等国家治理的大官均另有其人,诸葛亮仅是一个军师将军,而魏延为镇军将军、汉中太守,因此在刘备眼里,独立统兵作战的能力魏延高于诸葛亮、也高于张飞等其他大将。因为当时蜀国的危险只来自汉中方向。这一方向的统兵大将就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了。
二、历次战役简评
1、诸葛亮南征战役(公元225年)
此次战役平定了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叛乱,保证了今后北伐战争中后方的稳定。当时由于西南属于荒蛮地区,少数民族人数不多,军队也没有受过什么正规训练,加之采取了马谡军事为辅、政治为主的策略,并由包括李恢、马忠等将领共同分三路进兵,依次平定了高定、雍凯、朱褒和孟获的叛乱。此次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军事作战,而主要是克服山水险阻、气候、水土等困难,无法反映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而所谓七擒孟获的事情,不见于《三国志》等重要史籍,因而其很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或许擒获后又释放的事情是有的。
而且,也并不是终诸葛亮一生南方都很稳定,诸如马良、张翼均在诸葛亮在世时进行过平定南方再次叛乱(公元233年)的行动。
同样的工作,在吴国基本上是派一位得力将领就可完成。在魏国,突击乌桓部族以及袁氏集团残余的战役却是由曹操亲自指挥的,应当说是长途奔袭战的典范吧(一战就将蹋顿单于的数万骑兵全部歼灭)。
2、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祁山——公元228年初)
此次战役的开始阶段形势很好,应该说是历次北伐中形势最好的一次。但由于诸葛亮连续犯了若干的错误:用人不当、对战局判断不准、缺乏互相策应、部署失当等,导致此战最后成为历次北伐中失败最惨的一次。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共10多万人,其中东路由赵云、邓芝率领约一万人,出箕谷作为疑兵吸引魏军于关中地区;诸葛亮自率9万兵马出祁山,准备攻占陇右地区。诸葛亮此前没有采纳魏延的率精兵突击长安的建议,因为其一开始就已经制定了先占领陇右在逐步进攻关中的战略。蜀军调集了当时能调集的所有主要将领(魏延、赵云、邓芝、马谡、吴壹、王平、高详、李盛、黄袭等)和绝大部分机动兵力,准备趁魏国忙于东线战事时,在西线一举成功。
魏军:前后共有6万人投入战斗。其中张郃率主力野战兵团五万人进攻陇右的蜀军,曹真率数千人防守秦岭各谷口,陇右各郡数千人马坚守各主要战略要点。战前,由于自刘备去世后5年来此战区一直没有大的战斗,而在魏、吴前线却战事连连,因此魏国在本地区仅有不到一万兵力收缩于主要战略要点进行戒备。战区司令为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驸马司马琳。直到蜀国即将进攻时才匆忙派大将军曹真替换了司马琳。而张郃实际为魏国的战略预备队,这可以从其一会在荆州、一会在雍州反复奔忙中得到证明(见《三国志——张郃传》。为反击蜀国的进攻魏主亲自派兵五万由张郃统帅自洛阳前往西线作战,魏主随后也亲临长安督战。
战役结果:由于诸葛亮分兵作战,并委派没有实战与独自领兵经验又自负的马谡为阻援部队司令,导致马谡很快被魏军击溃,而诸葛亮准备不足,应变能力也不够,在兵力仍处于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敌前撤退,从而使战局无法挽回,全线崩溃。
分析:虽然事后将主要失败责任推在马谡身上,但诸葛亮的错误还是很明显的。
其一,对敌我双方形势的判断不准,过高地估计了蜀军的攻城和山地防御能力,过低估计了魏军的快速进攻和突击能力,导致战役预备队未能进行及时的增援。
分析当时蜀军分为三大部分:前军由先锋魏延等将领率领(约2。5~3万人)在攻击冀城、上邽等陇右战略据点;阻援军分由马谡、高详带领在街亭、列柳城阻击魏军增援部队(3万人);而诸葛亮率3~3。5万人(估计有部分负责押运粮草)作为战役预备队踞中策应(在西县,位于祁山东北)。
由于在进行形势判断时,认为阻援部队可以坚守很长的时间,而攻城部队能够很快攻克各城,又以为魏军兵力处于劣势,不敢发动猛烈的进攻。结果三个判断均出现失误。
其二,诸葛亮在魏军主力即将到达时,没有集中主力首先击败魏军野战兵团,而是一面阻援,一面对陇右各战略据点进行攻城作战,结果被魏军各个击破,犯了分兵作战的兵家大忌;
其实,这才是本次战役的失败关键。看看相同的情况下,曹操是如何指挥的:曹操在进攻袁绍的邺城时,袁尚领兵(也是野战兵团,原先在进攻袁谭)来增援,曹操立即留少量部队监视邺城守军,自率主力迎战袁尚兵团,经过激战一举击溃增援(野战)兵团,结果邺城守军军心大乱,加上曹军主力回师猛攻,随后很快就被攻占了。
因此,诸葛亮当时的唯一正确选择是:集中攻城的魏延、吴壹军团,加上马谡、高详的兵团以及自己的中军,首先迎战魏军张郃兵团,可留下少量部队牵制冀城、上邽等地的守军。如果击败张郃兵团,陇右必定全是蜀国的,如果被张郃打败,那就只能说蜀国还不具备进攻魏国的实力。
其三,诸葛亮识人的能力比刘备差,刘备早已叮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认为其军事理论很好,就委以重任,结果造成阻援行动的迅速失败;
其实,到过街亭(不论是庄浪的街亭还是秦安的街亭)或看过街亭地形照片的,都能够发现,街亭附近的山(南山)均很小、很矮,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是高大险峻的山峰。如果2万多人站在山上,就只能是一个挨着一个了,这明显是不符合基本常识的。故此,历史上马谡很可能是既占领了山又占领了城和路,完全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进行的,只不过2。5万人蜀军被精锐的4。5万魏军(因为这支魏军是魏国的战略预备队,魏王亲自交给张郃率领的)击败了。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马谡没有独立统兵作战的经验,又是一位书生(决不是武将),哪里是魏军名将张郃的对手呢。
马谡可能只是诸葛亮为向国人交代的替罪羊,这也是马谡被斩时蜀人均落泪而蒋琬也反对杀马谡的原因了。不过后人均歌颂诸葛亮,也就每人敢提这件事了。
其四,兵力部署有问题:街亭的位置历史上有争议,若按标准的说法,是在甘肃庄浪东20公里,距诸葛亮的中军所在地西县竟有200公里的山路,这在通信与交通落后的1800年前,是一个很远的距离了。诸葛亮把2。5万军马派到如此远的地方(还让一位没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统帅),加上周围的广魏郡以及安定郡、天水郡的一部分均还在魏军手中,是极其危险而不合理的;估计街亭的实际位置应在今甘肃秦安东北的陇城镇(也就是汉代的古城略阳,东汉初刘秀击隗嚣的战斗多次在此发生),距西县也有100多公里。总之,战役预备队距阻援前线过远是一个重大部署错误。
至少在马谡危机的时候,诸葛亮的中军无法进行增援,而为什么诸葛亮躲在距前线很远的西县到现在也分析不出来原因。可能是为了策应粮草或怕魏军出散关断蜀军后路吧,那样的话也就太过谨慎了。
其五,阻援失败后,应变能力差,未能组织有效的反击,战役预备队也没有使用,使余下的6万大军只能进行匆忙的撤退而损失惨重。当时诸葛亮手中还有6万人(9万减去马谡2。5万,高详0。5万人),应比魏军兵多(5万再减去街亭、列柳城作战的损失),估计仅诸葛亮的西县就应有战役预备队2万左右,如果组织的好,还是可以向魏军进行反击的。诸葛亮的西县撤退只是由于魏军胜利后没有进行追击(或前去攻击蜀军攻城的前军去了)而比较从容罢了。
根据以上几点,可以认为本战役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军事失利,而且与他的指挥错误有直接的关系。这也造成了以后的各次战役中,诸葛亮的指挥作战更加谨慎、小心。
3、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战役(陈仓——公元228年末)
此战前,西线形势也很好。当时吴国在东线击败了魏军大将曹休,魏军损失很大,因此从西线抽调大量兵力向东线增援,包括张郃的主力兵团,关陇地区兵力空虚。虽然蜀军年初刚经历了大败,但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应有一定的恢复。但诸葛亮出兵陈仓要塞,久攻不下,白白丧失了大好时机,魏军增援一到,蜀军只好撤退,虽然射死魏将王双,但于大局无补。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诸葛亮亲率数万人(估计实际兵力在3~4万)出散关直抵陈仓,准备攻占陈仓要塞,断绝陇道,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再进一步占领陇右、威胁关中。
魏军:将军郝昭、王生领兵千余坚守陈仓,大将军曹真率兵数千守长安,张郃等主力远在荆州前线。但魏军提前加固了陈仓要塞,作好了坚守的准备。
战役结果:蜀军屯兵于坚城之下,猛攻20多天,无法攻克,看到魏将张郃统兵前来增援,加之粮食快要用尽,只好撤回汉中。
分析:诸葛亮用兵刻板的典型战例,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所失掉的宝贵战机,是再也找不到了。从此战之后,魏军重兵集团就长住西线,在祁山、上邽、陈仓、眉县、长安一线筑垒坚守,蜀军已经没有战胜魏军、攻占陇右、关中的机会了。诸葛亮的主要失误在于:
其一,用兵刻板,在街亭胜利后,魏军主将曹真就估计诸葛亮下次将进攻陈仓,故提前派郝昭对陈仓进行加固与防御准备,而号称用兵入神的诸葛亮竟然就来攻打陈仓,这不能不说是在形势判断、敌情侦察等方面的重大失败(见《三国志——曹真传》;
其二,对攻坚战准备不足,以为依靠雄壮的军威就可迫使守军投降。而在劝降失败后,以数万人猛攻1000人防守的小城陈仓20余日而无法攻克,至少说明攻城准备不充分,加上魏军增援很快(当时,魏主急招在荆州前线的张郃回河南城,并命其率战略预备队3万人紧急赶往西线增援),使此次战役无功而返。白白浪费钱粮。
而杀掉一个小将王双(不是大将,演义为突出诸葛亮,将王双说的很厉害),对魏国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事情。
4、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战役(武都、阴平——公元229年)
诸葛亮派将军陈武(也称陈式、陈戎)率军自汉中进攻魏武都、阴平两郡,魏将郭淮本准备进行反击,后发现诸葛亮率军跟在后面,就撤回了天水郡,诸葛亮没有追赶,占领两郡后回军。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蜀将陈武率兵数千人进攻,诸葛亮自率主力数万人于后;
魏军:雍州刺史郭淮领兵数千人,其他部队没有参战。
战役结果:此战根本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应该不算一次正式的战役,只不过后来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功绩,才将此次作战列为几出祁山之一了。此次行动的结果是占领了魏武都、阴平两郡。
分析:估计此次蜀军行动的真实目的为,以弱军假装进攻两郡吸引魏军前来作战,而诸葛亮自率主力再进行包抄攻击,从而达到消灭陇西魏军主力的目的。原因是:
其一,武都、阴平两郡早在曹操撤离汉中时,因两郡太过靠近蜀境,不易防守而决定放弃,并同时将人口5万余户迁往天水、长安一带,这在《三国志——张既传》中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且两郡处于荒山僻岭中,距离双方的防御线均较远。因此当时两郡根本没有攻占的意义,也无须攻占(因为两郡当时就无兵防守)。直到后来魏国准备吞并蜀国时,此两郡才开始重要起来了。
另外,在第一次北伐时,此两郡均在诸葛亮的驻地西县和祁山的南面,诸葛亮的部队早已通过了武都郡,可并不见记载武都郡响应或被攻占,诸葛亮撤退后魏军收复领地也没有该郡的名字。这就证明该两郡是无人区,无占领的必要。
本次战役的“胜利”,只不过是为诸葛亮恢复官位的一种托词罢了。
其二,蜀将陈武没有什么名气,所带兵估计不会很多,派到很远的山岭中去,很明显是诱敌部队,而其后诸葛亮的部队才是真正的攻击力量。诸葛亮不会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是正好在那一带,因为很明显,诸葛亮如没有什么事情,带领大部队跑到荒山中干什么呢?
其三,魏将郭淮开始果如诸葛亮预计那样,看到陈武的部队较弱,就准备由天水南下,攻击一番,检一点便宜。不过他后来发现了诸葛亮的主力,识破了蜀军的真实意图,就马上退回天水去了。使诸葛亮的计谋没有成功。
5、诸葛亮反击魏第一次攻蜀战役(汉中-公元230年)
曹军鉴于蜀军多次进攻,准备反击一下。曹军兵分四路进攻汉中,不过由于遇上连下30多天大雨,使魏军一直都忙于修复道路,直到魏帝下令撤退,双方也没有发生接触和战斗。
此后,蜀军进行了一些追击战,但实际诸葛亮没有参加。估计规模也很小,因为道路问题对双方是相同的。诸葛亮的防御部署看起来是比较合理和严密的。不过没有经受实战考验。
演义所述的基本都是虚构的故事。本次是诸葛亮在世时唯一一次魏军兵力超过蜀军,因此诸葛亮也很谨慎,命令李严立即抽调防御吴国的部队2万人增援汉中。
6、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战役(祁山——公元231年)
诸葛亮进攻祁山和上邽等地,魏军防守,司马懿、张郃领兵增援,双方在祁山一带相持不下,并发生了一些局部的战斗,最后诸葛亮粮尽撤兵,并伏击射死魏将张郃。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诸葛亮亲率魏延、高详、吴班等将领,兵马8万多,以武都郡为基地进攻祁山一线;
魏军:司马懿(接替生病的曹真)、张郃领兵镇守长安后前往祁山增援(估计4万多人);祁山一线守军:贾栩、魏平、费曜等(估计1万人),由西线增援的部队:郭淮部(估计5000人)共计不到6万人。
战役结果;此战为诸葛亮生平最大胜利,不仅歼灭魏军3000人,还射死魏大将张郃。诸葛亮通过反复调动魏军,希望以包围祁山、上邽等地来吸引魏军增援,而后集中主力消灭魏军增援兵团。不过由于魏军新统帅司马懿非常谨慎,没有给诸葛亮以机会,最后粮尽撤兵。应该说此战诸葛亮没有犯什么错误,其反复调动兵力的艺术很高,但是最终没有办法使魏军与其决战,只能放弃占领的上邽等地撤退。撤退中的反击部署的很好,一举消灭了张郃,报了街亭的仇。
不过这些战术上的小胜利于整个国家战略相比,实在是太小了。而魏国兵多将广,死了一个张郃,又冒出了郭淮、邓艾、钟会等大将,蜀国实在是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7、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战役(五丈原——公元234年)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大军出褒斜道,直取关中地区,希望与魏军进行决战。魏军加强防御不与蜀军进行决战,最后诸葛亮病死于军营中,蜀军撤退。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诸葛亮率魏延、杨仪、姜维、王平(改名何平)、马岱等10万军自汉中直接进攻关中。
魏军:司马懿、郭淮、秦朗等军约7万人。
战役结果:司马懿占领了渭水南面的阵地,部署防线,使诸葛亮无法东进,又派郭淮抢先占领了渭水北岸的要点北原,加上西面的要塞陈仓,使诸葛亮军被阻击在秦岭北侧,渭水南麓一线,进攻攻不下魏军的防御阵地,想依仗优势兵力与魏军决战又不得,这样一直相持了3个多月100余天,最终诸葛亮不幸病故,蜀军才撤退,而魏军吸取了上次张郃失败的教训也没有进行追击。
分析:诸葛亮此战也有许多错误:
第一、10万大军跨越数百里崎岖的秦岭进攻关中,必定要想尽办法速战速决,而不能屯兵坚城之下100多天,而无所事事。即使你准备的粮草再多,这也是违反最基本兵家常识的事情了。
第二、诸葛亮的用兵部阵均在魏军的预计之中,这只能说明用兵谋略太过平常。首先,司马懿认为蜀军如果沿秦岭向东面的武功进攻,魏军就比较麻烦了,为什么呢?因为向东进攻逐步进入关中平原,魏军无险可守,而东面的长安是魏国重镇,不能丢失,故魏军必须出击进行拦截,这样一来蜀军就能够同魏军进行决战了,因此司马懿力排众议,领兵渡过渭水在南岸背水布防,提前防住了这一对魏军威胁最大的进攻。其次,蜀军看到东进不能只好西上五丈原。这时魏将郭淮判断蜀军的战役企图是切断陇道,从而控制陇右,马上建议抢占战役要点北原,从而堵住了蜀军北进的道路,蜀军果然来争夺,不过以失败告终。再次,诸葛亮又派兵向西攻击要塞陈仓,结果可想而知了。
第三、进行前线屯田。如果诸葛亮的屯田是真的话,那实在是太不符合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了。原因是:首先,大军三面受敌,地域狭窄,部队要随时准备作战,怎能在前线进行屯田呢?其次,屯田至少需4个月时间(尤其在北方的关中)才能收获粮食,10万大军靠此维持是不现实的;再次,即使粮食丰收了敌军骑兵过来一冲,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了;再者,诸葛亮为此次战役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加上发明的先进运输工具和提前在斜谷中建立的粮仓,因而蜀军并不需要依靠屯田来增加粮食。实际上诸葛亮进行前线屯田的目的只有一个,引诱魏军前来进攻,好找机会击败他们,这才是符合诸葛亮思想的真实企图。至于所谓送妇女丝巾给司马懿,那只是后人为贬低司马懿而编排的故事。因为诸葛亮已经知道司马懿根本就不会出战的(许多士兵散在田间种地都不能诱使司马懿出战,送条丝巾就能奏效的话,恐怕那就不是司马懿了),而且我相信诸葛亮也不会采用这等下三烂手法,因为这不是那个严谨、气节高亮的诸葛亮所能做的出来的。请不要贬低诸葛亮的伟大人格。最终,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没有成功,一则是他的计谋过于平常,同时他的对手也与他不相上下。
第四、诸葛亮在进攻北原失败后,没有继续进攻,也没有任何其他办法,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如果不进攻,那就立即撤兵。10万大军每天需消耗多少粮草啊,还要跨越数百里崎岖险峻的小路运送过来,这要消耗多少人力财力啊。而魏军紧靠渭河和关中的根据地,运输、补给极为方便,是根本不会着急的。因此立即撤兵能减少大量的损耗,可能诸葛亮也不会忧烦而死了。
以上总结了诸葛亮所亲自指挥的主要战役,这些内容均根据历史真实而写,当然还有一些个人的分析。通过比较,在作战水平上,诸葛亮应高于司马懿,而低于曹真。原因是诸葛亮与曹真作战3次,第1、2次均以诸葛亮的失败告终,第3次因下雨没有交战算做平手,故诸葛亮对曹真为0。5比2。5。诸葛亮不如曹真。与司马懿交战2次,诸葛亮一胜一平,为1。5比0。5,诸葛亮高于司马懿。当然这只是一个数字上的比喻。这样说估计大家不能接受,因为在演义中曹真被贬低的太多了。
当然,这仅是对作战、指挥水平上的评价,而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理论等方面的才能是非常优秀的。这是不可抹杀的。由于这些内容已经是历史公认的,我就不再评说了。
归结起来,我认为诸葛亮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军事家不仅应有好的理论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用兵如神,胜多败少(至少是胜8败2吧),如果是胜少败多只能为理论家。
在三国时期能当得起军事家的只有曹操(指能够在整个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
请喜爱诸葛亮的诸位不要骂我哟。希望大家能够抛开演义中的偏见,还诸葛亮一个真实身份。
----------------------------------------------------------------------------
说几句。
一,不要低估孔明指挥作战和判断势情的能力。联孙抗曹便是一例。否则刘不会请孔明出山。而徐元直,司马德操之言绝非谬谈。
二,孔明一直是已辅助为名的,并非是一名君主。作战由刘备指挥很正常曹操谋士如云不也是亲自指挥作战吗?所以说孔明在刘备时期只是负责出谋画策。至于刘备传和魏史中一些战役没有关于孔明的记载,难道不是因为作者为美化刘备,掩饰曹操一生未能除去能力比较次些的刘备而故意不说孔明吗?
三,平南战役中,就算是曹操亲到也未必能像孔明做的这么漂亮,从汉中张鲁战役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克服环境,利用环境没有几个人可以比上孔明。为将者不识地利。。。 。。。
四,第一次北伐,孔明初次攻击魏国,不了解魏国是否有高明之士所以行军特别谨慎,张郃乃魏之名将与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并为操手下五大将领均以用兵闻名于世。蜀自刘备死后人才凋零加上马的失误才造成了失败。
。。。 。。。省略中间几次战役看法。
孔明在投靠刘备以后南征之前一直是以军师的身份在军中可以说临场指挥经验少的可怜。
而曹真自小为将再加上本非弱手,所以从经验上说二者实在是差距太大。
孔明以七尺之躯,内外疲于奔命有失误在所难免。人才渐少。国力日衰。
而反观魏国曹真,司马都是一心敌蜀加之兵力占优势,又有地利,人和,天时人才济济。而不敢主动出击,使孔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脸红都出鬼了。
再一点作者没有考虑。
就是粮草,多时不过三两月,大部分时间粮草仅仅能供应10天而已,如此情况哪怕是孙武也未必可以比孔明做的好。
至于前线屯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司马根本不敢出战。
孔明前线屯田也是为了引诱其出战。
当然也有长期打算。因为已经因为粮食的缘故退兵数次。
再看孔明一生用兵难得有几次在兵力,后勤,人员能与对方抗衡的时候。
一直是以弱敌强。
请问楼主,弱怎能胜强。
况且当时魏国已经是天命所归。
所以我认为,评论孔明的用兵不应该从简单的军事交锋来判断。
--------------------------------------------------------
版主确实对诸葛亮了解颇深,钦佩!
不过,诸葛亮在五次北伐中实际上都是兵力占优,而不是演义中所说以弱敌强。因为魏国的战略就是东攻西守,以待时局变化。
而以大军长途跋涉出战,无有及时的粮草供应,对于统帅来讲那就是严重的错误。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自汉中撤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关中运粮很困难。
至于说蜀中人才稀缺,那到是实情,否则魏国一个投降的小官,怎么能很快就成为蜀国的军事领导人呢?
司马懿不敢出战是实情,因为东线正在进行大战役,魏国的主力大多在东线。
-----------------------------------------
诸葛兄高见!
我们并不了解当时的具体形势与地理情况,贸然为诸葛亮”出谋划策“似乎有纸上谈兵之嫌,因此我们不谈诸葛亮应该如何,仅仅以北伐之事论之。
在下的看法与楼主相左颇多,陈之如下,以供商榷。
第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兵力史实并无明确记载,只知道他”将兵数万,会于汉中“。魏国仅拨给张郃的兵力就有5万,因此并不是像楼主所说的”每次都占优势“。
第二,曹魏坚守不战,并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采用了散骑常侍孙资的建议。当时魏明帝曹叡想亲率大军从斜谷进攻,灭掉诸葛亮。孙资劝阻他说:”斜谷、南郑地势深险,路上阻碍重重,如果发大军征讨,就要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容易引起天下骚动,还不一定能打得进去。不如派大将据守各处险要,挡住敌人,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养好将士,安抚百姓。几年之后,魏国日益强大,吴、蜀两国必然衰弱下去。“(《三国志·魏志·孙资传》裴注引《资别传》)魏明帝乃止,于公元227年6月以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屯兵宛城,主要是抵挡东吴方面的进攻,也涉及西蜀方面,魏军在军事上基本采取了战略防御方针。
第三,关于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他派陈式领兵攻打武都、阴平。魏将雍州刺史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亲率大军迎击,军至建威(今甘肃西和县北),郭淮自以为不敌,不战而退,蜀军占领武都、阴平二郡。诸葛亮对当地的氐、羌少数民族进行了安抚工作,然后留下将士守二郡,自己领兵回到汉中。武都、阴平突入蜀国汉中西部,夺下之后,可以屏蔽汉中和益州,解决了西北方的后顾之忧,避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并非如楼主所说”毫无意义“,魏军也并非”有意放弃“。由此看,诸葛亮夺取二郡,确实有较大功劳。因此后主下诏恢复其丞相职位,也并非托词。
第四,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军并非因为粮尽。当时正值两军相持,形势对蜀军有利之时。而李严因为粮草供应不上,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假传圣喻要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担心蜀中安危,加之粮草迟迟未到,便于6月间引军撤回汉中。撤军中射杀魏将张郃。
综观诸葛亮的5次北伐,成功之处着实不少。不仅使魏军在东西两线之间疲于奔命,而且通过战略战术,将战争引入魏国区域,在渭水一线摆开战场。在具体战斗中,诸葛亮能够避免魏军的前后夹击,没有严重损失蜀军的有生力量(如失街亭后果断撤军而没有失策地反击),并在回军途中杀掉魏军大将张郃、王双(史记王双确系魏国大将,受曹真深爱。并非无名下将)。北伐间蜀国没有损失一寸土地,这说明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战略收到成效。
当然,诸葛亮也并非完人,也有过错。他在街亭失守后按军法斩却马谡并自贬三级的做法确实让人钦佩,但是他迁怒与并无主要责任的李盛、张休并将其斩首的做法却十分过激。
---------------------------------------------------------------
看来还是喜欢诸葛亮的朋友多呀!
我再谈一些个人看法,以供讨论(兼答隆中客朋友)。
第一个问题:兵力多少
我说诸葛亮历次北伐兵力均多于魏军,可能有些不准确,但在前三次,应是比较准确的:
第一次,资治通鉴明确记载,战役后,“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说明在两处蜀军均多于魏军,除非通鉴记载有误;
第二次,资治通鉴明确记载,“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说明此时蜀军远远多于魏军,而后来魏军增援部队3万到达,蜀军已经借口粮尽退走了(试想如果带领数万大军,仅带一个月的粮食,长途跋涉去干什么呢——即使占领陈仓不还是要马上撤退吗?不明白。
第三次,蜀军是两路陈式一路,诸葛亮一路,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兵力数量,相信诸葛亮亲自出马兵力不会少,而魏军仅有雍州刺史郭淮出兵,带领主力的曹真、张郃根本没有出现,还不能说明蜀军多于魏军吗?
第二个问题:曹魏坚守不出,并不是因为兵力不足
我认为兵力不足是重要原因。因为魏军的主力确实在东线战场。
例如:第一、第二次北伐时,魏军的主力增援部队均是由荆州对吴国作战的前线紧急调来的张郃率领的,而部队则是动用了在首都的战略预备队,说明当时关西兵力不足;
再例如最后一次北伐时(234年),吴、蜀相约同时进攻魏国:诸葛亮在4月到达五丈原,孙权则在5月安排3路大军(孙权一路号称10万,另两路是陆逊、孙韶,也有2、3万人)进攻合肥等地,魏明帝亲率大军迎战孙权,而命令司马懿坚守不出。因为:一则避免两线同时开战,同时估计魏明帝将主力调走一些使司马懿兵力不足也很有可能。
第三个问题:关于武都、阴平两郡
三国志已经明确记载魏国早已将武都人口迁光,而阴平地处荒岭之中,本来是一个县,也不会有多少人。此两郡在魏国处于防御阶段时没有任何价值(在进攻蜀国时才有重要作用);
从魏国对蜀军占领两郡的反映也可以看出,魏国当时根本不在乎两郡的归属——除了郭淮曾出兵但马上退回外(原因见正文分析),曹真等人根本就没有从关中过来。
因为当时魏军在整个战线上的三个战略要点是合肥、襄阳和祁山,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两郡在祁山以南,在魏军的防御线以外。那里既没有人口,更没有敌军守备,占领这样的地方有何功劳可言?
其实第一次北伐时,两郡就已经处于蜀军的后方了,而既没有听说蜀军攻占两郡,也没有听说两郡响应诸葛亮(而很北面的安定郡倒响应了),不是很奇怪吗?
第四个问题:第四次北伐的粮草
不管是什么原因,那都是蜀国内部的问题,但结果还是因“加之粮草迟迟未到”而退兵。因为诸葛亮比谁都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他也曾用同样的话说过司马懿)。如果粮草没有问题的话,诸葛亮会放弃这个大好战局吗?
第五个问题;关于王双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中记载,223年魏国将军王双在与吴国的作战中被俘虏,不知为何在228年又出现在陈仓,是否一个人?还是重名(当时人口较少,又是将军,重名的可能很小)?
以疲弱之国力,跨越数百里险山恶水,诸葛亮确实不易。但后世也有许多人认为,以诸葛亮的政治才能,积累力量不是更好吗?由于魏国已经采取了战略防御政策,就是诸葛亮不以攻为守,相信魏国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也决不会大举入川。
--------------------------------------------------------
关于粮草的问题我想在说几句。
蜀军粮草不继原因有三:
一,蜀道艰难,孔明出兵攻击魏国可以攻击的地点太多,当然其战略意义大小不同,若是粮草先行或是提前准备,被魏军得知进攻路线增强防卫力量,以蜀之兵力终究非魏之对手!所以尽量轻装而行,不带资重。
二,蜀路崎岖,运粮多有不便,否则孔明也不会设计木牛流马。
三,国力不足,经常是准备两三年的粮草,一次北伐就用光了。
另外关于蜀国兵力,蜀国户口不过百万而已,每次出征都要调数万人暂且定为四~~~八万人。
可以说蜀国大部分的年青劳动力都随军出征,而剩下的除了守军外便是父老妇幼。在这段时期内国内的生产会大受影响。这恐怕也是孔明每次出军停留时间不敢过于长的原因之一。
----------------------------------------------------
那么请教:什么时候才是兄台所说的“条件成熟的情况”?
对于蜀国来说,条件最成熟的时候莫过于魏国“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而诸葛亮正是看到了魏国东西两线作战的困难,才采取攻势。对于国力最为弱小的蜀国来说,“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多一分等待,就多一分被吞噬的危险,“唯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所做出的以攻为守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
另外,仍然是关于武都、阴平二郡的问题。魏国迁移二郡人口,使二郡在经济上成了无用之地,但是在军事上,二郡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就是在下所提到的:蜀国占领二郡可以避免西北面的危险,这对于蜀国来说意义重大。而既然对蜀国有益,魏国便没有随意放弃的理由。郭淮之所以撤兵,并非是对二郡不加以重视,而曹真为何没有领兵来救,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第四次北伐的粮草:在下已经说过,诸葛亮退兵主要原因是担心后方的蜀国大本营遭袭。他当然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可是一旦涉及到后方安危的问题,他又怎么能抛下后方而去征战前线呢?
关于魏国的防御:若魏国果真想要迎战蜀军,大可以“调四方之精锐”。不要忘记,魏国除去东、西两线的军队,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兵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魏明帝在一开始就想要领军从斜谷袭击蜀军的原因。作为一国之君,他不可能不知道本国的兵力够不够应敌,如果果真兵力不能同时应付东西两线,他还硬要舍弃东边而就着西边,那岂不是太糊涂吗?所以说,魏国防守是主观战略而不是客观兵力不足。
最后要说一点:在下完全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参与讨论,并不是因为喜欢诸葛亮而去大肆褒扬,我想其他各位仁兄也是如此。意见相左是难免的,但因为这样就说是因为喜欢诸葛亮而替他鸣不平,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了。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
各位兄台应该知道魏国的战略从曹操自汉中撤退时就已经确定为休养生息,东攻西守,以待时局变化。所以即使诸葛亮不以攻为守,魏国当时也不会大举进攻蜀国,这可以从诸葛亮之后,蒋琬等人仍坚持到263年得到证明。诸葛亮在世坚持了14年220到234年,后面的人坚持了29年,难道能说后面这些人强于诸葛亮吗?不能,所以也不能仅根据诸葛亮坚持了14年就认为其以攻为守是正确的。事实上连强大的魏国都知道休养生息、以以待时局变化,弱小的蜀国为何不能呢?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是指出了要待时局变化,再规复中原的,难道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制定的战略了吗?
至于隆中客朋友的观点,是因为不明了武、阴2郡的地理,我在前一贴中已经说明,此2郡在魏国进攻时是有用的,但是当时魏国在西线是处于防守,所以2郡无用。
以诸葛亮的才智能轻易相信所谓的后方危机吗?其实诸葛亮一直在与吴国交界处留有重兵,仅有一次将其北调,就是魏国曹真、司马懿联合进攻汉中的那一次。三峡天险2万人足以防御。
战略决定兵力的使用,正因为魏国的战略是东攻西守,所以西线当时不会有足够的兵力。
------------------------------------------
看来楼上的朋友是误会了“军事进攻”和“战略进攻”、“军事防御”和“战略防御”的含义了,请容许在下解释一下:
“军事进攻”和“军事防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军事上采取的进攻,不再赘述。
而“战略进攻”指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主要达到的是进攻的目的,其中可采用多种手段,不论是军事进攻还是军事防御,都是为达到进攻的效果。
同样,“战略防御”主要是达到防御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诸葛亮的“以攻为守”就是手段之一,他的军事进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防御。因为毕竟主动打入敌国境内要比敌人打到自己家门口要好展开防御得多。不知道这样解释朋友们理解没有……
另外,武、阴二郡的问题在下好象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即对蜀国有益,魏国便没有随意放弃的理由。如果魏国随便对敌国有重要意义的二郡,这在客观上不是为蜀国制造了方便吗?以曹真的才智,似乎不会出此下策吧。
的确,从才智方面来说,诸葛亮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好骗的,似乎不应该轻易就被骗撤军。但是从性格方面来说呢?诸葛亮十分谨慎,力求安全、稳健,因此他对后方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由性格造成的,并不是由才智决定的。
----------------------------------------
朋友还是没有搞清楚武都、阴平的军事地理情况。首先,阴平的位置过于偏远,与蜀中、汉中或陇右都较远,与蜀中隔着700里荒无人烟、没有道路的山岭,与汉中隔着武都,距离天水也很远,只能北上威胁一下魏国更为偏远的陇西郡,所以既不是蜀国进攻魏国的要地,也不是魏国反攻蜀国的重点,相信这一点看一下地图就非常清楚了。关于武都郡,确是蜀国进攻魏国或魏国反攻蜀国的必经之地,但是为什么说其不重要呢?主要是根据以下两点:1、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该地不利于双方的防守——距魏国的天水过远而距离蜀国的汉中也不近,而且该地虽是高原山地,但是地形比较平坦,没有什么天险可供防御时依托。2、蜀魏两国的基本防御线确定了该地属于一个中间地带,谁家也不会派兵占领和守卫——魏国的防线位于长安—眉—陈仓—天水—陇西郡一线,其中祁山是防线中段的突出要点,由祁山再向南可到武都;蜀国的防线位于乐城—汉城—阳平关—剑阁一线,武都位于阳平关外西北方。这也就是双方多次经过武都进攻对方,但从没有在武都遭到对手抵抗的原因。
另外,虽然将战火烧到敌方是不错,可是:第一只是烧到一些边角对敌人损伤不大,第二,自己需要劳师动众的跨越数百里山路转运粮草,而敌人却守在自己选定好的防御阵地上,谁家的消耗更大是不言自明的。
----------------------------------------------------------------------------
“在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基本上负责一些外交游说、行政治理、参谋和战略方针方面的工作,从未指挥大兵团进行作战。而在刘备去世后,直到诸葛亮去世,蜀国的主要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由其亲自指挥的。
应该说刘备的识人能力在三国时代与曹操、孙权并列第一,马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终刘备一生,没有派诸葛亮指挥过一次重要战役,应该说,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指挥作战水平是在自己、庞统和法正之下的。而后来将兵权交给诸葛亮也是因为前三名都不在了的缘故。在指挥作战水平的水平上,诸葛亮可能与魏延不相上下,这也是魏延一直感叹自己的才能无处发挥的缘故吧。
刘备在汉中称王时,尚书、尚书令等国家治理的大官均另有其人,诸葛亮仅是一个军师将军,而魏延为镇军将军、汉中太守,因此在刘备眼里,独立统兵作战的能力魏延高于诸葛亮、也高于张飞等其他大将。因为当时蜀国的危险只来自汉中方向。这一方向的统兵大将就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了。”
依我所见,完全不同!
lxl1105bcb兄所说的刘备识人能力确为第一,正因为如此刘备才没有让孔明领兵并且担任军政方面的大官。
我是这样看的:
要评价孔明的军事能力可以先确定孔明是否有资格担任军事的最高统帅!
将器有云:“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晓人和,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也!”
呵呵,孔明有这个资格。
然后在谈一下我对lxl1105bcb兄这段话的认识。
一:孔明投靠刘备之时,刘备手下有关,张,赵等一批久精战阵的将领,加上刘备本身的军事实力及经验,应该说在军事上虽不能用强盛来形容,但也绝对是一个好的军事领导班子。
从当时刘的治理人才来看,只有孙,简,二糜(这里把糜二也算为文官),三人所擅长的均为外交;军事,内政治理能力有限,而徐庶的加入使得这二方面都有所加强。
总体上说是武强文弱。
需要一个善于治理的人才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孔明被安排在了内政这方面,而徐庶则与刘备一同领军加强军事。
这并不代表孔明在军事上不及徐庶,只能说明徐在内政方面不如孔明。
二:曹操南下联孙抗曹这等重要任务绝非孙,简,二糜能做的。于是孔明展现了其外交才能。
三:随着庞统的加入,马良,廖立等人也出现在刘的阵营中。刘备经过仔细比较发现孔明一生抱负尽在荆州,而庞统则更倾向于入川,所以孔明留在了荆州。而庞和刘备入川。并非孔明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如庞统。
四:庞统阵亡,刘不取别人,只要孔明进川相助,也正说明了刘备并非认为自己和法正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孔明之上。换句话从孔明投靠刘备的时候起,孔明已经成了刘备的主心骨,所以在有徐庶,庞统这些在军事上有相当能力(比孔明差一点)人辅助时,孔明成了守卫刘备后方基业的重要人物。
五:蜀国建国无论在军事内政方面孔明均没有担任高官。这个完全是为了大局而做的选择。
刘经过了三年攻战夺取了四川,首先军队内降将众多,而法正则是数一数二的功臣。所以孔明在这里没有重要位置。而在治理人才上刘备则请出了许多早就不做官的久负盛名的人物,给其高官,搞好名声,也使许多人才投入麾下,所以孔明在这里也没有重要的位置。
这只是刘备的一时之选而已,以国为先,至于孔明,那是刘备最终托付一切的人!!在二人心理早已是心照不宣了。
以上正是刘备不用孔明指挥军事的原因。
蜀国当时人才济济实在没必要过早确定孔明的位置,而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合理的运用人才资源才是当时刘备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