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之战,关公败走麦城,四面楚歌,急迫下,往西川突围,不果,被擒,不屈,以身殉国。刘备张飞听闻关羽死讯,茶饭不思,张飞急于报仇,身死小人之手,刘备倾半个国家的精锐,东向伐吴,声势浩大,孙权割地请和,刘备盛怒不许,孙权做拼死一搏,江东小儿陆逊和西蜀老虏刘备相持于夷陵道。
原则上,猇亭之役前后延续了一年多,221年八九月间,吴班和冯习就破东吴李异,刘阿于巫,秭归,222年2月,刘备亲自率军和陆逊对峙于夷陵道。
陆逊守的不错,刘备没机会前进,到了六七月,天气炎热,刘备就把军队结营岸边的林木中乘凉,首尾据说连营七百里。
陆逊找到机会,火烧连营,刘备大败,恨道:“我为陆逊小儿所败,岂非天意?”一路溃退至鱼复,陆逊遣李异,刘阿随后追击。
时赵云从江州出兵,直至永安,吴兵退走,可惜了,错过了赵云和陆逊小儿的一决高下。
据说,陆逊退兵是因为他料到曹丕会袭击东吴,这才提前退兵,防备魏国。这时,我们不禁有了疑问,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不伐蜀,反而要伐吴?
魏国有一个谋士,叫做刘晔,在刘备出兵伐吴时,就劝文帝道:主公,孙权是丑虏,讲话承诺跟放屁没什么两样,现在刘备为关羽报仇,盛怒出兵,若知道我们: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
所以,主公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
刘晔这一席话讲的好啊!刘备当时已经被仇恨充斥,没有理智,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魏国在蜀出兵夷陵时,能够起大军,曹仁,曹休,张辽攻濡须,曹真,张合,徐晃攻南郡。
则江东碧眼儿必然首尾不能相顾,虽有三个陆逊,又能救的了孙权的性命吗?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刘备把兄弟情义看的国家还要重要,孙权杀了关羽,刘备不听赵云等人的苦谏,执意出兵,战事一开,必然第一目标就是灭了孙权,此时,曹丕若出兵,刘备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
这样蜀魏联盟可一战灭了孙权,孙权覆灭,对魏有利还是对蜀有利?肯定是对魏国有利了,首先,东线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就全部纳入魏国统治,而荆州,刘备就多只能拿下南郡,本来就是关羽占据了八九年,权且给他。
休息半年一年,从襄阳,柴桑和长安三个方向,大举伐蜀,不但荆州是我的,整个蜀汉也生死一线。
可惜的很,曹痞子竟然被孙权哄的一愣一愣的坐山观虎斗,错过了让自己扬名立万的最佳时机。
那夷陵之战结束了,这时,蜀汉元气大伤,三国演义里,有云先主举兵70万,东向伐吴,这和赤壁之战,曹操说自己有80万人马是一个性质的,吹牛。
当时,用于东向伐吴的兵马,我看不会超过10万。
刘备入川时,带了3万,接着,孔明,张飞和赵云又带着约3万人入川,关羽经营荆州多年,估计有6万人;那刘璋,张鲁和马超有多少兵马呢?
马超看来只有千把号人了,张鲁是先降了曹操的,汉中的军马也没了,刘璋,打满10万吧。
那么刘备全盛时期,最多不超过25万人,关羽毁败,6万荆州人马,灰飞烟灭,不是投曹就是降孙。
只有廖化等少数忠心耿耿之士,回归西川,去了6万人,只剩15-20万人,汉中是前线,有一个魏反骨在镇守,阳平关马超,加起来至少要留3-5万人吧。成都是大本营,不留个5万以上,如果拱卫中央安全?
夷陵之战后,赵云的精锐开到永安,诸葛亮也到了永安,黄元匹夫以为成都空虚,纵兵造反,被杨洪一战而擒,可见,成都是留有足够的防御力量的。
这前前后后一算,蜀汉能参加东征的,也就9-10万人。
火烧连营,战死的如冯习,张南,傅彤等人,估计要去了3-5万人,投降的如杜路,刘宁1-2万人,在江北的黄权带着数千人,投了曹魏。这样一算,陆陆续续逃回来的,估计也就1-2万人。
一战损失了近7万人马,比曹操在赤壁损失的还要大,这时,正是蜀国最脆弱的时候,雪中送炭,那是慈善机构常干的事,要成就万世伟业,应该常干雪上加霜的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二虎相争,两败俱伤。
曹痞子是一个文学家,读的书难道会少吗?对这些道理难道不懂吗?说通俗点,趁人病,要人命,这时,要了蜀汉的命,合情又合理。
马上联合东吴碧眼儿,简单交流下灭亡蜀汉后,如何平分蜀汉土地,然后,一路挥师汉中,一路和碧眼儿联合,溯江而上,纵然有赵云,又焉能不寡不敌众?
然而,这时,曹丕不但没有对蜀汉的西线形成高压,相反,却从西线把骁将曹真调到荆州,接着,又悍然对战胜国东吴发动全面攻击,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的一招,柿子要捡软的捏,是常识,可我们的文帝不干,偏要捡硬的啃,结果把孙权又推回了孙刘联盟的道路上。
那么曹丕这样策略,意图何在?我思前虑后,想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曹丕在孙刘两家开打前,其实是在东线囤积了大量的人马和物资的,因为,曹丕认为,刘备,当世之杰也,要对付江东一个碧眼儿,胜算很高,所以说,当时,中原的人,很是看不起江东的人,关羽就是一个典型,骂碧眼儿跟骂孙子似的。
另外,刘备占据着长江上游,顺流而下,那原本是势如破竹,三国末期,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这顺流的优势。
也许,曹丕就这么分析着,确认刘备必定能战胜孙权,所以,提前把军力集结在东线和襄阳,只等孙权主力一败,立刻两面出击,攻打濡须和江陵,先把东吴吞了,回头再收拾蜀汉。
等到刘备惨败,曹丕又觉得东吴定然会深入蜀境,如此,则东吴后方空虚,可趁势夺取濡须和江陵,断了深入蜀地的东吴军马后路,大致东吴的结果就和关羽在襄阳毁败没什么两样,先胜后败。
第二个,曹丕没有采纳刘晔的意见,在蜀军顺江而下,同时两线出兵东吴,就是因为碧眼儿装孙子装的很到位。把曹丕哄得差点连老爹曹操是谁都不认得了,所以,当刘晔劝他,赶快出兵,给碧眼儿夹在中间痛揍,他还很严肃的回绝: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
结果,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甚至公然和曹丕抬扛,这下,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曹丕心理上落差出来了。妈个八子的,碧眼儿,当我曹丕是二百五啊!我今天不打的你连你爹娘都不认得你,我就跟你姓孙。
结果,他又不听刘晔的忠言逆耳: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整个人的状态已经和刘皇叔如出一辙,就想着尽快揪住碧眼儿一顿痛扁。真个是水陆俱进,但结局仍是悻悻而回。
其实,碧眼儿到了后期,也犯了曹丕,刘备同样的毛病,被辽东公孙渊的鬼话迷的晕乎乎的,结果,四百多人的使团,过去后,被杀的杀,逃的逃,惨不忍睹,气的孙权吹胡子瞪眼,就想着把公孙渊的头拧下来丢到海里,当然,辽东太远,孙权是气愤交加又无可奈何!
第三个,那就是曹丕常有西方求败,孤独求败这类型人的思维,总觉得太早统一天下,那自己不就成了寂寞无敌手,那自己活在人世间,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蜀败,他就帮蜀;吴败,他就帮吴;总之,就要留着刘备诸葛亮和孙权的命,好让自己能更充实的活在人世间。
当然,最后,不等把孔明和碧眼儿耗死,自己就先一命呜呼了。夷陵之战前后,曹丕的表现,实在有点让人大跌眼镜,到底是他继承了老爹阿瞒的过人聪慧,还是他根本就沦落成刘表儿子的水平呢?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