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在平型关遭重创以后,改变作战部署,突破晋北防线,沿同蒲路直扑太原。忻口会战中,八路军陈锡联七六九团在山西代县阳明堡夜袭日军飞机场的战斗事迹被广为传扬。
陈锡联(1915—1999),湖北省红安县人,出生于贫苦的山区农民家庭,14岁时毅然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红小鬼的他作战英勇,冲锋在前,很快崭露头角,17岁时任团部政治指导员,18岁时升任政治教导员、团政委。1937年8月,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22岁的红军师长陈锡联被改任为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作为先遣团,奉命插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
在刘伯承的指示下,23岁的陈锡联率七六九团抵达代县以南的苏龙口村一带,那是滹沱河东岸一个不小的村庄,顺河南下便是忻口。虽然已是敌后,陈锡联依然能听见从南边传来隆隆不断的炮声,夹杂着在公路上运输的日军汽车声和涂着太阳旗标记的日军飞机的轰鸣声。它们接二连三地从七六九团战士们头上掠过,有的担负空运人员物资的任务,有的负责对忻口前线狂轰滥炸,嚣张至极,七六九团战士们气得跺脚大骂:“别光在天上逞凶,有种的下来和老子较量较量!”
在成为七六九团团长之前,陈锡联是红四军第十师的师长。经验丰富、机智过人的他结合日机出没时间和高度判断日军飞机场可能就在苏龙口村附近,便找当地的老乡一问,不料隔河10来里外的阳明堡镇果然有个机场。陈锡联决定打它一家伙,把战斗任务交给三营。
1937年10月19日晚7点多钟,部队从苏龙口村出发,三营的战士们进入机场后,立即分成两组行动,营长赵崇德率十连走在前头,插入机场西北角,袭击日军守卫部队和岗楼,拖住他们并监视代县方向日军可能来的增援,十一连则直奔机场中央,专打飞机。
当十连前进到距飞机约 30 米时,突然被日军哨兵发觉。十连、十一连同时发起攻击信号,一部歼击日军警卫分队,一部迅速扑向机群。战士们纷纷端着步枪、机枪、冲锋枪对着飞机一顿乱扫。眼看扫射效果不怎么样,几个战士拿起手榴弹对着飞机扔去,瞬时,整个机场充斥着手榴弹的爆炸声与密集的枪声。十多分钟后,双方对抗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反扑的日军开始与八路军战士贴身肉搏,日军第一次反扑失败了,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十一连的战士们一面打击日军的反扑,一面继续炸飞机,一架飞机的气缸被手榴弹命中了,一股浓密的黑烟卷着红火冲了几丈高,火舌舐着机身,顷刻间,整个飞机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这一下,可找到窍门了,连着第二架、第三架??所有二十几架飞机都烧起来了,机场成了一片火海。
眼见飞机烧得差不多了,三营战士决定一边迎击日军反扑,一边准备撤出战斗,就在赵崇德带领部队退出战斗时,日军的几挺机枪向部队撤退方向扫射过来,23岁的赵崇德不幸中弹牺牲。经1小时激战,七六九团付出伤亡30余人的代价,击毁24架日机,歼灭日军警卫部队 100 余人。
接到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捷报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十分高兴,他不仅向当地群众宣布了这一好消息,还请他们和他算了一笔账:一架飞机值多少钱?这些钱能买多少小米?这些小米又能让多少人吃一年?账一算完,群众热烈欢呼,庆祝八路军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刘伯承后来在对阳明堡之战作总结时,称赞其侦察清楚,部署周密,动作突然干脆。
卫立煌高度赞誉阳明堡烧了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并代表在忻口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
作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三个胜仗之一(另外两个是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和一二〇师雁门关伏击战),阳明堡之战不仅得到蒋介石颁发的特别嘉奖令,还收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2万元的现金奖励。经此一役,陈锡联带领的七六九团由此成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