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22日,台籍抗日志士李友邦招募福建一带的台胞,在国共两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以集中在福建崇安的台湾人为骨干,在浙江金华酒坊巷18号成立了台湾少年团,6位台湾少年成为最初的团员。李友邦任台湾少年团的团长,黄志义、李炜任少年团正副指导员,负责全团的教导工作,王正南为小队长(后为队长、团长)。后来,少年团还增设了总务、生活、宣传三个股。到1940年底,少年团增加到60余人。而到1943年,台湾少年团的队伍发展到117人。
台湾少年团全部由未成年的台湾同胞组成。他们中有台湾抗日志士的遗孤,也有台湾义勇队队员未成年的子女和弟妹。李友邦组建少年团的目的,是在台湾少年中从小建立爱国复台的思想,用各种形式广泛动员台湾同胞参加抗日活动,并为台湾光复后建设台湾培养人才。
台湾少年团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各地巡回演讲,宣传抗日。少年团的小团员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用他们稚嫩的嗓音进行抗日宣传,他们还经常组织文艺演出,进行抗日救亡的鼓动宣传。利用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进行宣传活动,是他们主要的、也是收效最大的工作方式。1939年4月,在少年团建立不久,他们就进行了公演,他们演出的节目有歌曲《日落西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多幕歌剧《农村曲》;多幕话剧《杏花春雨江南》;独幕剧《台湾小主人》《反正》《放下你的鞭子》《最后胜利》《灾民泪》《农民舞》《打杀汉奸》《为了大家》《台湾之路》等,这些演出都是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受到各界观众的欢迎。在欢迎南洋侨胞的联欢会上,看完他们的演出后,侨胞代表激动地说:“连这样小小年纪的小同胞们都担负起这样伟大的工作,这是我们大家所敬慕的。”
二是到前线进行慰劳,鼓舞抗战士气。台湾少年团成立后,日军正侵占杭州、萧山一带,并不时沿浙赣线南侵,敌我处于拉锯战的状态,浙东地区不断有军队调动,为了鼓舞士气,台湾少年团经常组织小分队深入前线进行动员宣传,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这些十几岁的少年还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利用自己会讲日语的优势进行“喊话”,以瓦解敌军。
除此以外,团员们还开展了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街头陈列展览前线缴获的战利品,出版自己的刊物《台星》,刷新抗战标语,参加对敌广播等。
在台湾少年团中,有一位是出生于台南的王正南。台湾少年团成立时,他积极响应,报名参加。1939年2月,王正南随李友邦从崇安带回的首批成员来到金华。金华是抗日的前线,
2月22日,在进步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金华正式成立。勇敢、向上的王正南在小小的心里从此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一定要救台湾,把日本侵略者从台湾的土地上赶出去,打倒日本侵略者!”
“第一批队员仅有24人,连我在内一共6个小孩,都是李友邦将军从福建崇安带过来的。”王正南回忆说,当年自己只有12岁,崇安是台胞流亡回内地后受迫害而被集中的地方,也是李友邦将军组建抗日的台湾义勇队发源地。
王正亲从小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日本人骂我们八格牙鲁,八格牙鲁是什么意思?是混蛋啊!还骂我们是支那人。这些让我们听起来非常愤慨。日本军阀统治我们台湾,用‘冬瓜刀’政策。什么是‘冬瓜刀’政策呢?就是说日本在台湾的警察,他们身上都挂着一把长刀,他们的快刀可以随意砍掉台湾人的头,好像砍冬瓜一样。在台湾,日本侵略者不许我们读中国书,讲中国话。他们控制的学校,都是教我们台湾人要做顺民和奴隶,要我们忘记祖国,认日本作祖宗,每天早上都强迫我们向日本东京的方向朝拜。上历史课,就教我们孝忠天皇,要我们听他们的命令,这也是等于‘冬瓜刀’,是要想砍掉我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精神啊!”
少年团的成员主要承担着到前线慰问中国军队和在社会上宣传抗日的任务。“有演出的时候,我们就扛着团旗,一路唱歌步行到目的地。”王正南说。台湾少年团的足迹遍及了金华城乡、浙江前哨、赣北、皖南、闽南沿海和闽西龙岩等地。“除了偶尔坐火车外,我们每一次出去演出都是步行,有时到一个地方要走两三天,日夜赶路。”王正南记得到前线演出最多的节目就是抗战歌曲《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台湾少年团团歌》等。
“吃咸菜、睡通铺,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王正南印象最深的是一套不合身的军装。由于经费紧张,“娃娃兵”的衣服都是大人淘汰下来的。裤子长还好说,往上一卷用针线缝住就行了,可衣服大怎么办哪?“娃娃兵”把皮带往腰间一扎,照样神气得很。
受父亲的影响,王正南一家除没有文化的母亲被留在闽北山区的崇安自食其力外,先后都参加了台湾义勇队。王正南兄妹4人,他排行老三,兄妹的名字以东西南北的顺序命名,分别叫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其中,正北是唯一的一个女孩,参加台湾义勇队少年团时只有8岁。“父亲和李友邦将军志趣相投,很是谈得拢。”继王正南和二哥成为义勇队第一批成员后半个月左右,1939年3月13日,王正南的父亲率领余下的两个子女,也投奔于李友邦将军旗下,成为义勇队第二批的早期成员。
他们最初只在金华活动,后来他们走出金华,到浦江、兰溪、龙游、绍兴、诸暨等地,再后来,他们又到宁波、衢县还经过江西上饶到福建、到皖南的徽州、屯溪等地,通过讲演、话剧、宣传画、歌唱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他们的演出,激励了当地军民打败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抗日热情,受到热烈欢迎。台湾光复后他们回到台湾,1946年初,这支中国抗日史上独特的队伍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