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此事变中,东北军及其少帅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定义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但后来又把责任都推诿到他的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但是事实上是什么呢?
因“九一八”当夜的糟糕表现,名闻遐迩的东北军风流少帅张学良饱受国人指责,被赠了一顶“不抵抗将军”的帽子。流落关内的东北军30万将士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纷纷要求打回关外,收复河山,重回家园。然而,一纸“不得抵抗”的命令让东北军将士的热血变冷,也让国人齿冷心寒,广袤肥沃的东三省成为日本禁脔这一事实变得难以更张,数十万东北子弟兵的不堪表现也让国人的心情由失望变得绝望。那么,在风雨如晦的“九一八”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东北军的官兵又是根据什么不抵抗的呢?这一点东北军将领王铁汉将军道破天机。王铁汉时任东北军第七旅六二零团团长。和郭维城与何柱国、洪钫等人不同的是王铁汉在事变当日正在沈阳驻守,因此他的话更具真实性。据他透露,东北军官兵之所以不抵抗根据的不是蒋介石的铣电,而是张学良的“鱼电”。所谓鱼电就是上面盖有张学良的鱼子秘印,该电在驻沈阳的东北军将领中广为传播,内容为:“辽宁政委会藏代主席(指藏式毅)、边署荣参谋长(指荣臻)鉴查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及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在这封鱼电里张学良并未提到国民政府和蒋介石,所以接到电文的东北军将领自然认为不抵抗是张学良的意见,因此当1931年9月18日夜里10时20分日军悍然炮轰北大营时,东北军的反应才如此消极。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看看那个被国人定为国耻的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炮火响起,关东军鱼贯而入时,驻守北大营的第七旅参谋长赵镇藩立刻用电话向旅长王以哲报告,随后又向驻守沈阳的最高军事长官,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报告请示,荣臻一面命令部队不准抵抗,一面又和辽宁省主席藏式毅将紧急情况报告给当时正在北京就医的张学良。
当北大营炮火响起时,张学良正在北平前门外中和戏院看梅兰芳先生的《宇宙锋》,接到荣臻的电话张学良立即返回医院。不过可能是这位戏迷还没从剧情中解脱出来,以为日本人也是在演一出戏。便做了这样的指示:“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而这个荣臻也混蛋透顶,接到张的指示后竟然命令第七旅官兵必须“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遍寻古今中外,恐怕敌人入侵,而自己手握武器却要挺着死的奇葩事也仅次一例了。后经过赵镇藩的反复请示,荣臻才同意第七旅必要时可以向东移动。可怜第七旅的官兵们,很多人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过来,等着日军把自己杀死。有的还不愿意撤退,被强行架走。
拂晓时分日军进入沈阳,占领了无线电台,这时候别说电话,电报都发不出去了。荣臻急中生智,忽然想起张学良的住宅里有一台自制的小型无线电机,于是用这台小型电机又给张学良发了封电报。收到荣臻电报后张学良立即向国民政府发电,称之为“皓卯电”。皓代表的是19日,卯则代表早上5点至7点。也就是说张学良是在第二天早上才得知日军进入沈阳的消息。这时候即使是想抵抗也来不及了。
而当时的在干嘛呢?从蒋介石在当时的日记可以看到,蒋介石在9月18日上午和宋美龄同谒中山陵,其后,参加国府会议,讨论工厂检查法等问题。晚9时半,登永绥舰,往南昌督师“剿共”。所以证明了不抵抗的命令的确与蒋无关。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不抵抗,难道仅仅如他所说的判断失误那么简单吗?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张学良之所以不抵抗完全出于私心,既想保住东北的家底,又意志消沉,没有抵抗的勇气。张学良是在本质上只是个军阀而已。都说虎父无犬子,但论能耐张学良比他老爹差得太远了。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他20岁就当陆军少将,25岁当中将,27岁又当了上将,如果没沾他老子的光,光靠自己奋斗,那就纯属天方夜谭了。至于他打仗的水平,除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依靠郭松龄打了几个胜仗外,其他打的有限的几场战争都是大败,如和苏联的中东路战争,以及在陕北的“剿共”。
中国的军阀,虽然派系林立,但本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为一己之私,每临大事,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那摊利益,张学良也不例外。当时张学良虽在关外,但日军的野心和频频挑衅他不会没有耳闻,但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里,并没有积极准备应对日军的行动。因为他对和日本人交战根本没有底,唯恐他们父子苦心经营的东北毁于一旦。所以日本人炸死了他的父亲,又侵略他的地盘,而他却成了主和派,还幻想日后通过与日本人的交涉来解决问题,虽让人匪夷所思,但也是在情理之中。
其实那个时候就是要张学良抵抗他也是有心无力了,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张学良一生中最颓废的时期。作为一个军阀,在他身上也不可避免染上军阀的不良习气,抽大烟、搞女人,这是张学良当时的主要生活方式。张学良那时候大烟抽得最狠,已经不是抽了,而是用针头注射。同样那时也是他最“花”的时候,张学良晚年曾说他有十一个情妇,还说“平生无所憾,唯一爱女人”。和他传出绯闻的女人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甚至还有墨索里尼的女儿。爱国诗人马君武曾作诗讽刺:“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美人帐中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哀沈阳·二首》)可谓一针见血。这样的人当东北的三军统帅,东北不丢才怪。
张学良后来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联合抗日,被誉为“千古功臣”,其实他这辈子也只是干了这么一件好事。但一俊遮百丑,使他摇身一变,从国人皆曰可杀的旧军阀成为了民族英雄。但同他不抵抗丢了东三省的罪过相比,他这辈子顶多也就是功过相抵而已,“千古功臣”是夸大其词了。当然责任也不能完全推给张学良。尽管蒋介石没有下不抵抗的命令,但他对抗战的消极是显而易见的。他所执行的的确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不然,日军也不会那么轻易得了东三省和热河,马占山将军也不会孤军奋战,得不到一点支援了。
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得知沈阳事变,内心也是很痛苦的。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从9月18日之后的日记里都以“雪耻,人定胜天。”六字开头。还曾写下:“余所恃者唯一片爱国心,此时明知危亡在即,亦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团结内部,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以出自卫最后之行动。”“与其不战而亡,不如战而亡,以存我中华民族之人格。”这样的豪言。每到九一八纪念日,蒋介石全家都要禁食烟火。可见蒋介石从本质上说也绝不是以往所宣传的那样不堪。他在这个事件上只能负次要责任。如果张学良要抵抗,蒋介石也是无话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