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的冷兵器制造秉承了东汉的辉煌,并且在工艺和生产流程上有了新的发展,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东汉时代,成为中国冷兵器的另一个巅峰。
在影片《赤壁》中出现了大量的冷兵器。那么,您知道在真实的三国时代,冷兵器是如何制造的吗?影片是否真实反映了三国战场呢?
矛是一种古老的武器。最初,人类为了增加棍棒的杀伤力,将木头削尖就成了长矛。18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曾有效运用这种原始的矛来杀死猛犸。由于削尖的木头太软,进入石器时代之后,古人用磨尖的石块替代削尖的木头尖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长矛。之后的几万年,长矛的构造和外形都没有什么改变。
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之一。在作战的时候,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是很难抵挡的。
三国时代,矛就是当时步兵的主力武器,使用长矛的步兵无需经过太多的训练就能投入战斗。《考工记》中记载,古代步兵用矛长3.8米,战车兵用矛长4.6米,但以出土情况看,矛的长度一般在165~220厘米之间,最长为297厘米。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西藏保留了很多中国古代武器的制造工艺和风格。当地的长矛保留了汉代长矛双血槽矛的风格,在矛身开有正反两道血槽——这种设计使得长矛刺入人体后可以更容易拔出,而且利于减重。
关公刀是《三国演义》中最出名的武器,书中说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事实上长柄大刀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很晚,三国时代并没有这种武器。
而且作为战场兵器而言,82斤的重量未免太重。82斤的青龙偃月刀主要是武师用来锻炼力量的工具,跟哑铃差不多。根据考证,关羽使用的武器很可能也是长矛。
真正大规模使用长柄刀的时代是唐代,唐代军队装备了一种被称为陌刀的长柄大刀。陌刀的特点是两刃三尖,西游记中杨戬的三尖两刃刀就是陌刀的变种。
据说唐代陌刀重达50斤,作为军队中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使用陌刀的唐代军队都是精锐部队,集团作战能力很强。
在唐代,陌刀是步兵所持类似斩马刀的武器。在疆场上,步骑对峙中,骑兵的速度远远高于步兵,步兵要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必须先破坏对方骑兵的优势。
陌刀正好可以充当完成这种任务的兵器。《赤壁》一片中,关羽用青龙刀一刀劈开飞驰而来的战马,正好是唐代陌刀实战的展示。虽然片中出现了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武器,但是其应用却符合实际情况。
环首刀是汉代武器的经典产物,可以说是当时的标志性兵器。随着简易马镫在汉代的出现,骑兵成了战斗中的主要突击力量,马上的骑兵迫切需要一种适合劈砍刺的武器。与剑相比,环首刀不容易折断,而且单面开刃更容易制造,所以一面世就受到军队的喜爱。
环首刀的特点是环首直刃,与战国时代西北少数民族的削刀接近,刀身比较窄与汉剑相似。这种武器可以被视为单面开刃增加背脊的剑。
环首刀的刀尖斜锐,这种造型现在被称为tanto,后来唐大刀以及日本刀都继承了这种斜削的刀尖。汉代的环首长刀制作精良,即便是弯曲后也能回弹成直刃,无论是弹性还是硬度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峰。
在三国中蜀国的制刀技术最为先进,百炼锻造和淬火工艺是当时最高超的,这也是蜀国的刀最长的原因之一。在《赤壁》中,魏国的骑兵都装备了环首刀,但是由于深陷八卦阵中无法发挥骑兵冲击的威力,最后被蜀吴联军歼灭。在三国时代,骑兵确实广泛装备了环首刀。
汉代宝剑的装饰典雅朴素,备有玉制配件是汉代宝剑的特色。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5把汉剑就是采用玉制配件,虽然剑身已经腐朽,但是玉制的剑格、剑柄佩饰等仍然温润如新。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汉剑
在影片中,吴侯孙权用的长佩剑具有鎏金剑身装饰,这在汉剑中是贵族标志。在河南满城汉墓就出土过一把鎏金短剑,剑身主体为钢制,表面用鎏金愆尤云纹,格挡剑鞘还有包金装饰,高贵华美,是国宝级文物。《赤壁》中孙权长剑的长度远超过这只短剑,如果在汉代也肯定是价值连城的宝剑。
剑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格斗武器,曾经纵横战场几百年,但是后来已经慢慢让位给了刀。三国可以说是刀剑共同装备的一个过渡期。影片《赤壁》中关于剑的使用基本可信。
网络转载
→ 欢迎对刀剑等冷兵器感兴趣的朋友加龙泉师傅私人:lqbjjs
→欢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识的朋友,关注冷兵器第一自媒体号:中华冷兵器